(相關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陳向東、尹勤信)綿綿春雨下了多天,大冶市陳貴鎮政府家屬區的住戶們已不再煩惱。原來,過去小區內沒有排水溝、圍墻年久失修垮塌等問題,在2月13日全部得到解決。
與此同時,該鎮堰畈橋村吳受益灣,群眾反映出行不便的道路積水問題,也已不復存在。
這些問題的迎刃而解,得益于該鎮“一線協商 共同締造”活動的扎實有效開展。
去年,該鎮政協委員圍繞“共同締造”,積極在一線展現擔當作為,聚焦民生、鄉村產業發展等問題,嚴格按照“六步協商法”要求,組織政協委員、群眾代表、利益相關方代表和部門單位負責人共同參與協商,最終確定6個協商議題。
同時,該鎮發揮政協委員自身優勢,帶頭引導界別群眾和身邊群眾,參與轄區共建活動23次,領辦“一下三民”實事13件,爭取黨委、政府資金支持200余萬元,解決陳貴街社區人行道改造、堰畈橋村文體活動廣場維修、中心學校旱廁改造等一批民生難題。
此外,該鎮圍繞促進鎮域經濟發展、人居環境整治、交通安全隱患整改等問題,邀請群眾代表、各界人士共同參與政協各項視察和民主監督活動10余場次,通過視察監督群眾評、提案辦理現場評、連續協商跟蹤評“三評”方式,引導群眾對身邊共建項目和相關活動開展評價反饋,推動政協監督更加精準有效。
下一步,該鎮將繼續以“協商在一線”工作平臺,將政協委員分別派駐至成立的鎮級、堰畈橋村、陳貴街社區三個政協委員聯絡室,讓政協力量延伸到基層一線“神經末梢”,架起黨委政府、政協委員、轄區群眾的連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