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在咸豐縣忠堡鎮工業園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建設現場,工人正在進行焊接。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泉 蔡俊 通訊員 白濤 李維君
2月10日,咸豐工業園忠堡園區,湖北皇恩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長240米、寬82米的全鋼結構廠房里,10個長44米、寬6米、高5米的石墨化爐已全部安裝到位,后續設備正陸續進場,工人們正在進行相關輔助設施的安裝和收尾工作,沖刺本月點火投產。
施工現場,焊花飛濺,作業聲響不絕于耳。廠區外的辦公用房會議室里,技術人員正在對新招的工人進行崗前培訓。
該項目總投資51.8億元,占地面積約800畝,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占地面積256畝,投資12.4億元,建設兩條年產2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線,達產后年產值約16億元,實現稅收約2億元。三期全部建成達產后,可實現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和4千噸碳/碳復合材料,產值84億元以上,年稅收10億元以上,解決近3000人就業。
“正月初七復工以來,30多名員工全員返崗,為項目盡早達產做準備。” 湖北皇恩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石軍介紹,該項目去年3月份洽談、4月份簽約、5月份開工建設,創造了咸豐重大項目落地建設的新速度。經過8個多月的日夜奮戰,一座現代化的智能工廠拔地而起。
公司技術負責人舒平是湖南人,正月初六抵達咸豐,一放下行李就進入實驗室調試設備,“目前已有合作企業將原材料樣本送到實驗室檢測,必須盡快出報告,為生產提供數據支撐。”
該項目主要為寧德時代、比亞迪、中航鋰電等行業領軍企業提供鋰電池所需要的負極材料。受碳達峰、碳中和等政策疊加拉動,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呈現高速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