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記者譚明猛? 通訊員李亮)2月10日,江夏區金水閘社區召開歷史陳列館布展方案討論會,邀請江夏區金口街道干部、文化學者及社區居民代表共同參與。
陳列館布展方案討論會。 ? 通訊員李亮 ?供圖
金水閘這道扼控長江一級支流的泄水閘,是二十世紀30年代湖北省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水利設施。該閘于1985年退役,2012年5月被武漢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金水閘社區為發掘和弘揚歷史文化,與社區居民群眾、專家及文化學者等多次協商,決定在社區建造歷史陳列館,記錄重要歷史,傳承治水精神。
江夏著名文化學者彭敦運作為本項目總策劃人,向大家介紹陳列館布展內容,講述金水閘修建的歷史沿革。大量詳實的史料記載,重現金水閘近百年曲折而傳奇的修建過程,展現了特定歷史時期內為政者與普通民眾的付出與犧牲。其中很多內容都是鮮少被人知曉的寶貴史料,承載著諸多專家、學者、鄉賢以及普通群眾的共同實踐,共同精神。彭老鏗鏘有力、富有激情的講述吸引了大家專注聆聽、用心思考。在討論環節,社區德高望重的老黨員、群眾代表紛紛發表自己的建議和意見:“陳列館內應有實物或相應的照片”“可以擴充群眾關于金水閘的記憶,或者參與抗洪的歷史”“要有配套的資料供我們的后代學習”“建造過程多讓我們群眾參與”“我愿意出微薄之力,也愿意帶著身邊人一起參與展廳建設”......
“這個項目最大的特點就是發動了居民群眾全過程參與,希望通過金水閘歷史陳列館布展的持續推動,不斷推廣金水閘、金口乃至整個武漢的知名度,打造金水閘、金口文化名片?!苯鹚l社區書記李俊對歷史陳列館的建設充滿希望。
金口街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王先湖對這次研討會予以高度肯定,他強調,一是金水閘不僅是實際存在的文物,也是金口的一張文化名片,值得持續挖掘和宣傳;二是金口一直致力于文化的研究與傳承,以彭敦運為代表的專家學者、街道、社區都為發揚金口文化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理應予以肯定和支持;三是希望社區能夠發動居民群眾、周邊力量共同參與其中,真正做到美好文化生活與居民群眾共同締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