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何婧 通訊員詹瑩 付美云)為了讓非遺更好地走入“尋常百姓家”,用非遺將居民生活裝點得活色生香,2月13日下午,江漢區花樓水塔街道江漢關社區開展了“非遺在社區 布藝堆繡”活動。
江漢關社區堆繡活動現場。通訊員供圖
堆繡即以絲、麻、棉、毛等織品為原材料,運用“剪”、“堆”的特殊技法進行刺繡,再塞進羊毛、棉花等物品填充,讓整個畫卷鼓起來呈現立體感,宛若浮雕,堪稱“指尖上的藝術”。
堆繡的制作技法基本分為“平堆”和“棱堆”兩種:平堆是將剪裁成的各色布料圖案堆貼在設計好的圖案上,再用各色彩線繡邊而成,最后根據畫面需求在局部進行渲染,與“布貼畫”極其相似;棱堆則是在設計的圖案內墊上棉花或羊毛使圖案凸起,然后黏貼在相應的幔布上,再將堆繡好的不同形狀的圖像用繡緞連成一個完整畫卷,形象比“平堆”更具立體感。
“兔年耳長長,招運進寶;兔年眼圓圓,風光無限;兔年腿蹦蹦,事業上沖......”老師在分發材料包前,首先展示了許多精美的堆繡作品,并解讀其中內涵,讓大家切實感受“傳統文化” 的魅力。隨后,大家便圍坐在一起,聚精會神聽老師逐步講解“生肖兔”堆繡的制作流程。
老師耐心指導大家制作堆繡。通訊員供圖
在老師的指導下,大家掌握了刺繡的基本方法,不一會兒,一個個靈動活潑、嬌小可愛的“小兔子”逐漸成型。“參加這次活動之前,我從沒拿過針,也不會用針,這次刺繡活動,不但提高了我們的動手能力,還激發我們的學習興趣。真沒想到,只要靜下心來,我也能繡出一幅這么美麗的小作品。"一位參加活動的居民自豪地向大家展示了她的作品,大家互相探討、交流,鼓勵彼此,課堂氣氛歡樂滿滿,也收獲滿滿。
習俗因傳承而深入人心,文化因庚續而繁榮興盛。花樓水塔街道將持續開展形式多樣、互動性強的非遺文化活動,讓傳統文化全面融入現代生活,進一步激活非遺文化價值,助力其煥發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并獲得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