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月16日,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簡稱金上—湖北工程)開工,金沙江上游的清潔能源將通過這條能源大動脈直達湖北,為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諸多利好。
金上—湖北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工程額定電壓±800千伏、額定容量800萬千瓦。送端分別在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的卡麥和幫果兩座換流站,匯集金沙江上游的水電和新能源后向外輸送,工程直流線路全長1901公里,途經西藏、四川、重慶、湖北,受端在大冶換流站,接入華中特高壓交流骨干網架。該工程也是繼±800千伏陜北—湖北特高壓直流工程后,第二條落地湖北的特高壓直流工程。
據悉,2009年以來,湖北電網用電負荷增長2.54倍,但一次能源資源相對匱乏,且用電負荷峰谷差大。金上—湖北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華中輸送電量近400億千瓦時,相當于湖北省全年用電量的六分之一。
去年夏季,我省遭遇連續高溫天氣,用電負荷連創新高,外電入鄂發揮了很大作用。當時,±800千伏陜北—湖北特高壓直流工程連續40天以最大限額400萬千瓦運行,累計為華中地區送來49.3億千瓦時電力,大大緩解了負荷高峰。待2025年金上—湖北工程投產后,必將給湖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從整個華中區域來看,目前,華中“日”字形特高壓交流環網的最后一豎——1000千伏駐馬店—武漢、武漢—南昌特高壓交流工程正在加緊建設。到2025年,隨著金上—湖北工程和華中特高壓交流環網建成,湖北“五交五直”特高壓“大動脈”全部打通,接受區外電力能力將大幅提升。
特高壓工程可有力帶動電源、電工裝備、用能設備、原材料等上下游產業發展。近年來,湖北成為全國特高壓建設的主戰場之一,目前已有陜北—湖北、南陽—荊門—長沙、荊門—武漢以及過境的白鶴灘—江蘇、白鶴灘—浙江等特高壓線路,湖北電網的樞紐地位日益凸顯。國網湖北電力特高壓辦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國網湖北電力將續建及新開工包括金上—湖北工程在內的“三交兩直”特高壓工程,年度投資計劃68.7億元,預計將創造就業崗位1.5萬個。
在環境保護方面,特高壓工程也產生顯著效益。據測算,金上—湖北工程投產后,每年可替代燃煤超過17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400萬噸,大幅提高華中地區綠電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