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特約通訊員 白菲斐
“感謝法官跑前跑后操心,終于解決了我們兩家的煩心事兒!”近日,湖北省棗陽市人民法院七方法庭充分運用“法庭+村委會”聯動調解機制,在一起民事案件判決后繼續跟進,妥善化解一起鄰里柴火垛糾紛,得到了雙方當事人的充分肯定。
簽訂和解協議書(通訊員供圖)
56歲的姜某和65歲的鄧某是鄰居,兩家對面有一片空地,平時堆放雜物。2022年3月19日上午8時許,鄧某堆放的芝麻稈被風刮倒,于是收拾重新堆放。不想,姜某看見后認為礙事,就讓鄧某把芝麻稈挪一挪。鄧某不同意,姜某上去推倒芝麻稈。于是,雙方發生口角,進而撕扯到一起。后被人拉開。
經報警后,當地派出所對姜某進行了處罰。而鄧某上排門牙脫落,經鑒定構成輕微傷,遂住院治療,進行牙再植術。后由于雙方對賠償意見不一,鄧某一紙訴狀告到七方法庭,要求姜某賠償醫療費等各項損失1.5萬余元。
在仔細查看案卷后,考慮到鄰里關系的特殊性,為避免矛盾進一步升級,承辦法官張家政隨即組織雙方進行調解,因雙方爭議較大調解未果,后依法進行了開庭審理。法官根據查明的事實,劃分了各自的責任,核定了醫療費數額,并作出了一審判決,由被告賠償原告醫藥費的60%,即7799.30元。
法庭宣判后,鄧某不服卻不上訴,堅持要上訪。
“案結不是終點,事了才是目的。”于是,承辦法官又及時邀請鎮、村干部對該糾紛進行調解。“遠親不如近鄰,如果你們確實覺得‘柴火垛’礙事,可以找村干部給予解決。”經過承辦法官,鎮、村干部的耐心釋法明理,又為雙方當事人指定新的堆放柴火地界,終于促成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并當場履行。
至此,一起柴火垛引起的鄰里糾紛得以徹底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