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31日,黑鸛在武漢天興洲上空飛翔,與天興洲長江大橋同框。 ? ?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有多達59只在天興洲越冬。
2021年12月10日,一些越野車在天興洲“網紅坑”沖沙,一度驚擾了鳥類棲息。
(相關資料圖)
2021年12月18日,武漢市觀鳥協會組織志愿者開展凈灘活動。
今年1月30日,天興洲上的黑鸛與人和諧共生。
今年1月31日,歸隊的黑鸛。
2022年9月27日,夕陽下的美麗天興洲。
圖/文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朱熙勇 梅濤 通訊員 鄧洲
2月3日下午5時許,長江武漢天興洲洲頭,黑鸛、蒼鷺和東方白鸛等鳥類悠閑地曬太陽、覓食。
遠處,攝影愛好者王先生不停地按動快門。他的鏡頭里,39只黑鸛在畫面前方一字排開,后面是10多只蒼鷺,最右邊,1只東方白鸛亭亭站立;遠處,現代都市高樓林立。
“經過近幾年的治理,天興洲越來越美了,這里的沙洲令人著迷,也吸引大批黑鸛在此過冬。”王先生說。
2014年開始,黑鸛年年飛臨天興洲過冬,逐年增加。到去年末至今年初,據武漢市觀鳥協會觀測,數量已達59只,再次刷新了天興洲越冬黑鸛數量紀錄。
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瀕危珍稀鳥類。它們從北方長途遷徙南下越冬,天興洲成了它們的家園。候鳥用翅膀為天興洲點贊,也說明人與自然越來越和諧,長江大保護初顯成效。
武漢,九省通衢,三環線橫跨天興洲上空,車流滾滾,高鐵繁忙,江上百舸爭流,岸邊高樓林立。昔日的沙洲上,大片灘涂吸引了眾多市民燒烤露營,甚至派生出沖沙越野等娛樂項目。
2021年冬,每天有大量車輛擁上天興洲,在沙灘上盡情撒歡。“網紅效應發酵,甚至還有外地游客專門跑到天興洲沖沙沖坑,人、車烏泱泱撲過來,驚擾了鳥類棲息,還存在安全隱患。”武漢市民汪然回憶。
人進鳥退。垃圾遍地,噪音吵鬧,發展下去很可能是候鳥放棄這片越冬地。
為徹底清除亂象、還黑鸛等候鳥一個安靜潔凈的家園,2021年底,管理部門填埋了天興洲網紅沙坑。武漢市洪山區發布通令,嚴禁在天興洲灘涂內開展經營性行為,嚴禁進行機動車越野競技、野外露營和野炊燒烤等活動。天興洲鄉政府聯合公安交警在天興洲長江大橋進洲匝道值守,社會車輛限量預約通行,本地村民及洲上所有機構憑證通行。
去年7月,洪山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落戶天興洲。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人士表示,天興洲是武漢設立的三大重點野生動物棲息地之一。去年發布的《武漢市天興洲沙灘生物多樣性成果報告》顯示,天興洲共有鳥類236種,其中黑鸛、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黃胸鹀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4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36種,湖北省重點保護鳥類48種。
兩年多來,眾多志愿者參與天興洲凈灘活動。一些事業單位、學校、公益組織、社區不時組團,預約報名到天興洲撿拾垃圾、清理雜物。
經過社會各界不懈努力,如今,天興洲恢復到沙凈水清、林茂草密的自然狀態。
往日熱鬧的灘涂安靜下來,鳥兒成為這里的主人,鳥聲水聲風聲相互應和。游客們來到天興洲,去灘涂游玩觀鳥后,會自覺將垃圾打包帶走。
“長江兩岸高樓與自然相映,人與鳥和諧共生,這才是最美的風景。”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