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亞華)2023年是武昌古城建城 1800 年,是武昌城市發展史上的重要節點。“千年古城魅力,如何展示?有何建議?”2月20日上午,武昌區中華路街道開展“城啟夏口·1800”專題座談會,二十余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齊聚一堂,共同“把脈”武昌古城全面復興。
中華路街道開展“城啟夏口·1800”專題座談會。? 通訊員供圖
圍繞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慶祝活動,與會代表委員發揮自身所長,積極建言獻策。“地鐵5號線司門口黃鶴樓站是目前熱門的打卡地,要完善周邊旅游配套設施,植入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的符號。要將中華路區域內的名人軼事、歷史典故、老地名等進行梳理,通過講歷史文化故事、建造街頭博物館等方式,讓游客可賞可拍可讀可帶走,成為武昌古城文化的傳播者。”武昌區文化館館長、政協委員柳康說。
“可以制作武昌古城打卡地圖,在重要事件的發生地樹立標識,讓武昌古城更加有感知度。”人大代表熊寧在了解具體情況后提出,可以借助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的契機,按照歷史縱軸,進一步挖掘武昌古城歷史文化,讓武昌古城前年來的發展脈絡更加清晰,加深市民和游客的了解。
針對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的慶祝活動,政協委員葉飛舟建議統籌用好武漢革命博物館、區圖書館、中華路小學、三道街小學等轄區資源,作為政協委員他也愿意主動出謀劃策、對接需求、貢獻力量。
中華路街道主要負責人表示:“中華路街道位于武昌古城核心區,是武昌城邑文明萌生之地,有戶部巷、紅巷、青龍巷等老街巷,承載武漢革命博物館、漢陽門花園、惲代英故居、經心書院等文旅資源。在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之際,我們充分依托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資源和力量,通過一線協商、座談調研等方式,展現歷史底蘊,凸顯人文色彩,促進街區發展,再度擦亮中華路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