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長陽縣供電公司駐峰巖村第一書記覃玉紅通過創作短視頻,為廣大網友生動展示了該村的村容村貌和風土人情,一時圈粉無數,同時他通過流量效益為村民賣貨99.9萬元,也為鄉村振興依托“互聯網+”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案例。
短視頻自問世以來,以通俗直觀、受眾面廣等優勢,通過抖音、快手、微信等平臺的加持,迅速獲得了海量用戶,同時用流量帶貨,創造出巨量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鄉村振興的浪潮下,如何聚焦鄉村創作出優秀短視頻,宣揚鄉村文化的同時撬動巨大的流量效益,進而為盤活鄉村資源、助推鄉村高質量發展注入一股強勁動力,值得各方深入思考。
創作優秀短視頻,要在方法上下功夫。我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各地民風習俗不同,每一片山水也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因此鄉村類短視頻的創作就要因地制宜,力求把地方特色以本土化方式呈現,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立足方言,形成個性化語言傳播體系,例如深圳居民袁小婷靠教授粵語一舉爆火;立足舞蹈,展現個性化鄉村面貌,例如浙江溫州小英夫妻,憑借曳步舞圈粉無數;立足手藝,繼承發揚傳統古方,例如李子柒通過手工制作鄉村美食全過程火遍全網;立足潮流,借力推動家鄉宣傳,例如云南怒江瀘水市傈僳族小伙蔡金發在喊麥時翻唱歌曲《我是云南的》,被大家爭相模仿,一時成為現象級存在。
創作優秀短視頻,要在內容上下功夫。要堅持“導向為魂、內容為王、創新為要”的創造導向,優秀的價值趣味,靈動的創作內容,豐富的表達方式,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和享受,進而助推信息的傳遞。因此,鄉村類短視頻的創作要不斷探索創作內容的邊界,傳達出淳樸鄉風的本真,配合靈動活躍的表達方式,最終達到傳播預期。一是依托資源稟賦,創作本土流量密碼,例如各地興起的文化旅游局局長或縱馬塞北或花間舞劍,在家鄉山水間紛紛為人們送上了一場場視覺盛宴;二是依托風土人情,展示鄉村村容村貌,劉元杰因“背景真假”,引來無數觀眾一睹新疆芳容;三是依托鄉音鄉容,積極宣揚風清氣正的鄉村正能量,例如陜西西安三位大爺組成的“三根蔥男團”,用通俗的語言講述平凡的道理感動了無數人,也教化了無數人。
創作優秀短視頻,要在應用上下功夫。短視頻直接面對用戶個體,兼容性強,在全網分發后用戶會自行擴散到自己的社交媒體中,無論借助哪個平臺通過什么渠道都能提高視頻的播放量和瀏覽量,從而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在部分偏遠的鄉村地區,通過簡介生動的短視頻傳達政策法規,不僅可以培養行政人員的文本、策劃、拍攝、剪輯能力,還可以進一步減少宣傳成本,進而提升百姓的政策知曉率,推動百姓全過程民主的進程。例如興山縣鄉村振興局將政策語言通俗化,以村干部與村民情景演繹的方式,將防返貧動態監測相關政策融入百姓生活,自視頻發布以來,得到了百姓的良好反響。同時,短視頻借助電商平臺,剝離了傳統商鋪店租、人工等成本,進一步削減了農產品銷售成本,在鄉村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如今,“一村一品”在互聯網由點及面,逐漸蔓延開來,依然成為大勢所趨,如何在新賽道把握新機遇,值得每一名鄉村工作者深思。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泱泱華夏,農業為本,鄉村振興,眾望所歸,鄉村優秀短視頻創作的初心,應該在這里。
稿源:荊楚網
作者:謝超(湖北宜昌)
責編:詹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