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十部門印發《河北省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實施創業推進行動,為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有力支撐。
通知提到,到2024年底,通過完善落實扶持政策,優化提供創業服務,支持更多重點群體投身創業活動,力爭實現每年創業培訓規模不少于4萬人次、離校5年內高校畢業生新創業不少于1.1萬人,返鄉入鄉創業人數累計超過60萬人,就業困難人員能夠以更加靈活方式實現就業增收。
重點實施九個計劃:
實施“創業環境優化”計劃。提升市場主體登記便利程度,優化市場主體登記辦理流程,推行當場辦結、一次辦結、限時辦結等制度,實現集中辦理、就近辦理、網上辦理、異地可辦。結合本地特色創業品牌行動計劃、勞務品牌培育計劃,持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打造優質營商環境,優化“敢闖敢創”的良好創業生態。
實施“創業主體培育”計劃。支持高校畢業生創業,開展創業訓練營、創業實訓等活動,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創意設計成果落地轉化。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聚焦農民工能力短板、產業特點和創業階段,強化培訓、資金、場地、用工、營銷等扶持,助力返鄉創業項目更好發展。支持就業困難人員創業,鼓勵發展夜經濟、后備箱經濟等特色經營,引導其創辦投資少、風險小的創業項目。
實施“創業服務護航”計劃。建立公共創業服務標準,編制功能手冊,加快構建創業信息發布、業務咨詢、能力培養、指導幫扶、孵化服務、融資支持、活動組織等一體化服務機制。組織創業導師走基層活動,對重點群體創業進行分類指導。強化人力資源對接服務,面向各類創業項目人才引進和招聘用工需求,開展形式多樣的對接洽談活動,為重點群體創業提供人力資源支撐。
實施“創業培訓賦能”計劃。針對重點群體創業需求,進一步加大創業培訓力度,對符合條件的創業者按規定給予補貼。深入實施“馬蘭花”創業培訓行動,根據不同創業階段的重點群體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業培訓,提升勞動者創業能力。組織各類創業培訓講師大賽,培養一批創業培訓講師及培訓師。每年面向高校專門開展創業師資人員選拔培養,支持高校提升創業指導教師隊伍實踐能力。
實施“創業政策扶持”計劃。提升創業擔保貸款申領便利度,加快推行電子化審批,實行全程線上辦理。提升創業擔保貸款擔保基金效能,簡化擔保手續,推動擔保基金有效履行代償責任,對符合條件的按規定免除反擔保要求。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因疫情影響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的,可申請展期還款,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借款人實施跟蹤指導服務,適當放寬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條件、提高貸款額度上限。
實施“金融產品助力”計劃。用足用好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工具,發揮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作用,引導法人金融機構不斷擴大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投放規模,推動降低小微企業實際貸款利率水平。持續開展小微企業首貸培植行動、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提升行動,鼓勵金融機構圍繞“穩崗擴崗”創新適合重點群體創業融資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合理滿足小微企業融資需求。
實施“惠民E貸增效”計劃。在全面推廣“人社惠農貸”支持農民創業的基礎上,將服務對象拓展到所有城鄉居民,依托人社數據建立純線上化信貸模型,通過農行掌銀APP實現全流程線上化自助操作,打造“人社惠民E貸”助力創業工作提質增效新品牌。“人社惠民E貸”執行最優利率,低于農業銀行同期同類貸款產品。加強“人社惠民E貸”宣傳推廣,為重點群體創業提供有力的融資支撐。
實施“創業載體筑巢”計劃。政府投資的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區等用于創業項目使用的場地,要優先向重點群體免費提供。建好用好大學生眾創空間,助力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引導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聚焦各類創業創新服務資源,為小微企業提供有效服務支撐。開展鄉村振興創業“云倉”建設,為有意愿開展直播帶貨的就業重點群體提供全新創業場景和模式。
實施“靈活就業支持”計劃。允許個人經營、非全日制、新就業形態等靈活方式就業的勞動者在常住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就業登記。充分利用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場地資源,設立零工服務專區,免費向社會提供零工信息登記發布和求職招聘服務。鼓勵利用便利店、惠民店、生活超市等規范管理的社會資源設立零工服務站點。(記者張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