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月25日,2023年湖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武漢召開。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去年我省326個地表水省控斷面全面消除劣Ⅴ類,水質優良比率90.5%,全省國考城市優良天數比率82.4%,土壤環境質量總體安全穩定,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成果保持全國第一方陣。
記者了解到,2022年在受到持續干旱等不利氣象條件和內外污染源疊加影響下,全省國考城市PM2.5濃度均值36.4微克/立方米,優于年度目標3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比率0.9%,達到年度目標要求;優良天數比率82.4%;17個重點城市中,十堰、鄂州、咸寧、隨州、恩施、神農架等6個地區達到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全省的326個省控監測斷面(水域),2022年總體水質為優。水質為Ⅰ-Ⅲ類的斷面占90.5%(295個),同比上升1.8個百分點;無劣V類斷面,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其中,190個國控考核斷面(水域)中,水質為Ⅰ-Ⅲ類的斷面占94.2%(179個),同比上升 0.5個百分點;無劣V類斷面,同比持平。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和《地下水質量標準》Ⅲ類標準評價,2022年全省縣級以上集中飲用水源地之水達標率均為100%。
此外,2022年全省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也呈現安全穩定。全省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成果保持全國第一方陣。碳排放權交易、排污權交易穩居全國前列。
2022年省生態環境廳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取得了實效。
在藍天保衛戰中,生態環境部門以源頭治理“四類清單”為抓手,扎實開展百日攻堅行動,全年實施大氣治理項目2938個,對1739個點位(企業)進行現場幫扶,推動問題整改2668個;在碧水保衛戰中,生態環境部門精準篩選59個關鍵斷面和水質超標頻繁的7個跨界河湖,部署實施“1+7”年度水質提升方案,累計實施水減排項目近600個;在凈土保衛戰中,加強污染地塊管控,全省779宗地塊納入全國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體系,完成行政村環境整治924個,累計治理129條納入國家監管清單農村黑臭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