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 黃雪芬)近年來,在市紀委市壽險駐村工作隊的大力扶持下,慈口鄉大竹村先后發展了臍橙、楊梅、脆棗、碧根果等特色種植業,不少村民還開始種植黃精、丹參等中藥材。產業基地建好了,需要懂技術、懂管理的人員來經營,村民們多數無種植經驗,為解決這一難題,助力產業發展,2月20日,大竹村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主動對接縣人社局,希望可以派老師到村現場教學。
2月24日,經過幾天的準備,通山縣人社局通過縣水利和湖泊局組織一批農科技術專家,到大竹村開展為期三天的農村實用種植技術送教下鄉活動,大竹村百姓積極參加,原定一個班要60人,當天到場的達80余人,不少村民帶上孫子一起來學習。大家都說這種培訓學習的機會很難得,要學知識,科教興農。
據悉,此次送教下鄉活動是縣人社局賦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主要是培養“鄉土人才”,盤活和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活動前,大竹村向人社局充分講述了本村地理環境以及目前現有的幾大產業和村民種植的一些經濟作物等。縣人社局結合大竹村實際,邀請縣水利和湖泊局精心挑選專家及課程,主要從植物生長習性、培育、栽培、病蟲害防治、施肥、控果、采收加工、貯存等方面全方位為村民們進行了技術培訓講解,也對種植業及中藥材的銷售市場、發展前景、深加工等進行了分析,讓村民們有信心種好、養好、賣好果,有信心日子會越過越紅火,也堅信大竹村的種植業發展會越來越好。
村民袁達華說,“專家能來我們村講課很高興,感謝他們給我們技術指導,聽了農技專家的課,我學到了不少知識,也會少走彎路,我會帶領村民一起把脆棗基地管理好,經營好,我有信心。以后還請專家能多到村里來,多講一些關于種養殖的知識,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富起來,打造我們大竹村的一村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