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在武漢市光谷第十二小學的校級社團課上,三年級孩子們向老師展示課上完成的黏土手工作品。
(資料圖片)
2月10日,在武漢市青山區第二幼兒園青山樽園的圖書角,中班孩子們圍在老師身邊看故事書。
2月15日,在武漢市七一中學,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做實驗。
2月15日,在武漢市第二中學,高二學生們在操場上放飛心愿紙飛機,解壓迎考。
2月20日,在華中師范大學的校園內,學生們結伴前往教學樓。
2月26日,在華中師范大學圖書館里,學生們在專注自習。
2月15日,在武漢市七一中學人工智能教室里,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操作機器人。
2月15日,在武漢市第二中學,高二學生在教室里專心聽講。
圖/文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何宇欣 通訊員 楊國濤 葉娟 黨波濤
2023年春季新學期,學生們告別網課,重返闊別已久的校園。在我國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開始實施“乙類乙管”后,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探訪全面恢復正常線下教學秩序的武漢市大中小學校和幼兒園,見證江城教育的全面復蘇。
2月15日,江城連日來的陰天終于放晴,下課鈴聲剛響,武漢市第二中學高二(12)班的42名同學手持高考心愿紙飛機來到操場上開展了一場別樣的解壓迎考活動,“3、2、1!”隨著班主任黃世坤的一聲口令,剎那間42個五顏六色的“高考夢想”迎著春光、伴著歡呼,飛向藍天。
回憶起網課經歷,黃世坤感慨萬千,由于他和妻子都是老師,兩人上課時必須占用不同單間,避免干擾,孩子也需要一間房來上網課,這樣的“房源緊張”成為了家里的常態。“有一次我和妻子同時上早自習,書房里網絡信號又不好,我就帶著電腦用流量到樓頂天臺上早自習。”黃世坤說道,那天恰逢武漢下雪,寒風中他一呆就是二十分鐘。“同學們是我的牽掛,他們的事馬虎不得!”黃世坤堅定地補充道。
如今,一切回歸正常,黃世坤牽掛的心終于能放下了。屏幕后孩子們的青春面龐,如今終于相聚在陽光下!雖然歷經艱辛,但網課期間學校積累的大量線上教學、數字化教育的經驗在新學期都得到了繼承和發展,更令老師們欣喜的是,網課期間同學們養成的自主學習甚至自主生活能力也使他們在如今的線下學習生活中得到加強。
“實驗終于可以動手做了!”同學們歡呼起來。2月15日一大早,武漢市七一中學化學老師張麗便帶著孩子們動手做起了化學實驗,“課件里再精致的圖片和視頻教學,很難與現場動手實操帶給孩子們的印象相比。”張麗解釋道。網課期間,對互動性和實操性要求較強的學科以及特色校本課程如今都能讓孩子們親自動手參與進來。在武漢市光谷第十二小學,22個校級社團課和26個年級社團課也重新開課,形體教室、合唱教室、計算機語音實驗室、數字創意教室等現代化教學場所全面運作起來,孩子們的全方位發展有了堅實的保障。
2月20日,在華中師范大學,前往圖書館的學生們絡繹不絕,“大學圖書館里的人氣回歸了,這里現在一座難求。”圖書館工作人員吳夢茹介紹道,疫情期間由于入館人數有限制,師生入館需要提前預約,對角選座,現在圖書館對全校師生入館人數不再限制,自習座位坐得滿滿當當,學生們最好的學習基地現在被充分地利用了起來。
春回大地,秋千重新蕩漾、紅領巾系滿領口、當朗朗書聲響徹校園……學生們歡聚一堂,絢爛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