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湖北日報訊(記者劉宇、通訊員唐先國)2月28日從省住建廳獲悉,我省已完成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調查,首次全面摸清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家底”。對照衛星圖斑數據,目前全省共有2444.66萬棟房屋建筑、8708條市政道路、3344座市政橋梁、334座供水廠站、8445.59公里供水管線。
2021年7月,我省啟動相關調查,數據采集涉及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的地址、建設年代、結構類型、抗震設防情況、隱患狀況等20多項指標。由于覆蓋面廣、工作量大、技術要求高,省市縣鄉四級調查部門組建專班,動員了至少10.2萬名干部和技術人員,用一年時間將調查數據“跑”了出來。
數據集成整合后形成的海量數據庫,也讓湖北城鄉房屋建筑、市政道路、橋梁、供水廠站、供水管線等第一次有了“數字身份證”,即每一棟房屋、每條市政道路、每座市政橋梁等都有了自己的身份標識,在數據庫中皆可查詢。
摸清“家底”,更要用好“家底”。目前我省調查數據成果分析報告已出爐,將用于應急管理部門的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以及我省縣城高層建筑的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調查成果還將導入全省城市信息模型基礎平臺,為今后全省城市規劃建設以及城市運行管理服務提供重要基礎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