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特約通訊員 白菲斐
一男子因犯盜竊罪被判出獄后仍不知悔改,利用陌陌社交軟件冒充女性“談戀愛”騙錢,又靠賣銀行卡“躺平”賺錢 。近日,湖北省棗陽市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數罪并罰判處該男子有期徒刑一年七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被告人朱某,今年32歲,家住棗陽市農村。2022年1月至5月,朱某通過手機陌陌社交軟件,修改性別等相關資料,冒充年輕女性,認識了被害人張某。“網戀”中,為取得張某的信任,朱某將其前女友照片發給張某,并謊稱自己是在某單位上班,騙取張某的信任后,兩人互加微信。此后聊天中,朱某以急需用錢、沒有生活費、打麻將輸錢了等各種理由,向張某詐騙錢款共計3.5萬余元。
“不用付出勞動,只要把銀行卡出售,每張能獲利500元。”面對不勞而獲的巨大誘惑,2021年10月,朱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仍到江蘇省某地辦理3張銀行卡,后將其名下4張銀行卡出售給他人,從中獲利人民幣2000元。截至案發,朱某出售的銀行卡進賬資金達503萬余元。
棗陽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朱某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仍為其犯罪提供支付結算幫助,情節嚴重,其行為已分別構成詐騙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被告人朱某犯詐騙罪具有坦白情節,犯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具有自首情節,到案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愿意接受處罰,積極退賠被害人損失并取得諒解,對其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朱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刑罰執行完畢以后,在五年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被告人朱某一人犯數罪,應當實行數罪并罰。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棗陽法院(通訊員供圖)
“網絡有風險,交友須謹慎。”承辦法官提醒,在互聯網盛行的時代,網戀或許不再是什么新鮮事,但對方是一見鐘情的美女,還是只惦記金錢的騙子?不好驗證。因此,網絡交友要慎重,切不可輕信其甜言蜜語,尤其是在涉及金錢往來等方面更要保持警惕,一旦受騙,應立即報警,通過法律途徑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當前互聯網詐騙頻發,廣大群眾要對網絡詐騙提高警惕,勿被眼前的蠅頭小利迷惑雙眼,不要將自己的銀行卡、電話卡等出售、出租給他人,這些行為可能會為他人實施電信詐騙等犯罪行為提供便利,從而引禍上身,面臨牢獄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