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湖北襄陽生態環境監測站開展一季度應急演練。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監測人員演練模擬流域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通過無人監測船等高科技設備,1個小時便完成了應對測定,為守牢水環境安全底線積累了實戰經驗。
分析組使用生物毒性檢測儀檢測水樣的生物毒性
據悉,今年的全省生態環境應急工作會議提出,要切實扛牢“一江清水東流、一庫凈水北送”的生態使命,有效應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全面提升應對突發性環境事件應急監測能力。
2月27日,襄陽市城區環境監測站聯合省生態環境廳襄陽監測中心,組織開展2023年一季度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演練。演練在宜城市鶯河一庫飲用水源地進行,應用了無人監測船、便攜式消解儀、水質多參數分光光度儀、生物毒性檢測儀、多功能水質監測儀等一系列應急監測儀器設備。
應急分隊利用便攜式儀器測定水樣中的葉綠素
環境監測人員將所有樣品,使用便攜式應急監測設備進行分析,僅1個小時便完成所有項目的測定,并完成上報監測數據36個,充分發揮高科技、數字化優勢為應急監測賦能。同時,展現極高的應急監測專業技術水平,做到地表水采樣及標樣分析流程清晰、操作規范。
本次演練以練為戰,進一步提高了襄陽市應對流域突發環境事件的協同聯動能力、應急監測能力,通過有條不紊、協同高效的操作,為守牢流域安全底線、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積累了寶貴實戰經驗。
(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