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立體化打造“婦幼健康共同體”? 通訊員供圖
(資料圖片)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黃濤 通訊員羅華榮 黃潔瑩 攝影周緒鴻)3月2日上午,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在關東街曙光社區舉行了“婦幼健康共同體共建單位”“醫聯體合作單位”揭牌儀式,該項目通過社區共建、下沉服務、基層指導和綠色通道建立等多種方式,立體化、嵌入式服務社區居民。
創新聯動,四方共建健康社區
一大早,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的“居民健康服務團”來到曙光社區,活動剛開始專家們就被聞訊而來的居民“打了圍”。“家門口就能見到這么多知名專家,可以給全家都做個健康咨詢。”不少居民攜家帶口趕來,稱贊不已。同樣的場景,在2月26號的項目共建社區明暢里社區呈現,聞訊而來的居民近400人,那也是光谷院區與明暢里社區作為婦幼健康共同體共建單位組織的第四場活動。
2021年9月,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按照“學黨史辦實事”的工作要求,深入社區,逐步構建社區居民、社區組織、基層醫療機構、專科醫院四方緊密聯系的“婦幼健康共同體”。
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通過簽約方式與社區共建,通過與社區干部、居民的深入溝通與交流,全面了解社區居民結構及醫療需求,根據社區特點“量身定制”健康方案,在社區開展義診、走訪、科普宣教等多種形式,每周進行線上科普講座,還根據社區人群特點和需求定制專場活動,帶上超聲、心電圖、眼底裂隙燈等大型設備,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有效提升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與此同時,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與共建社區的衛生服務中心成立“醫聯體”共建單位。依托省級三甲婦幼保健院的醫療實力,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務人員進行技術指導、臨床帶教和操作培訓,有效提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礎醫療保健服務能力,解決百姓日常醫療需求。同時,“醫聯體”推行雙向轉診和轉診綠色通道,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技術及醫療服務“兜底”。省婦幼保健光谷院區作為共同體牽頭單位,通過與社區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建,形成分工協作、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共建共享,提升整體服務能力和效能。居民小病愿意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去看,大病通過綠色通道及時轉診,以此促進分級診療服務落實落地。
為滿足社區居民緊急就醫的需求,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還特設了“社區專線”,2月5日,德欣里社區服務中心接到居民來電,一名5個月的嬰兒突發喉頭水腫窒息,社區工作人員在協助居民緊急送醫的同時,撥打了社區專線。患兒抵達醫院時,急診醫生已經做好救治準備,第一時間將孩子從生死線搶救回來。2021至2022年間通過“社區專線”直接就診并成功救治的社區居民達50人次,大多都是危急重癥。
持續推動,切實保障居民健康
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設立并推行“婦幼健康共同體”項目以來,共簽約了共建社區6家,醫聯體單位3家,持續開展義診活動27場,服務近5000人次,開展科普講座38場,服務人群近3000人次,切實提升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及周邊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成為“共同締造”的樣板。
據悉,一年多來,省婦幼光谷院區以“婦幼健康共同體”為載體,按照共建共享的理念,充分發揮婦幼專科醫院優勢技術,強化了公共衛生管理體系,實施了社區居民長期健康管理計劃,實現了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為社區居民提供疾病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同質化、連續性服務,實現“不得病、晚得病、好看病、看好病”的目標。
“構建社區婦幼健康服務共同體,是貫徹落實共同締造社區建設理念的重要實踐。”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龔正濤介紹,該院將按照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原則,發揮社區居民、社區組織、基層醫療機構、專科醫院的功能,為社區居民打造完善健康服務體系,實現居民需求有響應,居民健康有人管,居民就醫有保障的目標。
作為政府開辦的三級甲等婦女兒童專科醫院,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從建院第一天就以保障社區居民健康為己任,疫情三年,該院始終堅持為東湖高新區7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深入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堅持保障居民就醫需求,堅持暢通危急重癥患者救治,保障居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