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沈太艮)3月3日,湖北省棗陽市沙河兩岸小草吐綠,柳發新芽。16名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在沙河東西段開展“美好環境·護河行動”志愿服務活動,打撈河中垃圾,清理岸邊雜物。這些志愿者是由棗陽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的退役軍人組成的“學雷鋒志愿服務隊”。
在棗陽市由退役軍人組成的“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張富清老兵志愿服務隊”“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共有254支,開展紅色教育、疫情防控、鄉村治理、文明創建、環境保護、助學幫困、安全巡查、義務獻血等活動1400余次。
“老鄉,棗陽市正在開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復審工作,一定要重視食品安全,防范過期、污染食品上了群眾的餐桌。”在一家餐館前,徐學波向餐館老板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徐學波2018年從部隊轉業到棗陽市住建局后,牽頭成立“雷鋒志愿服務隊”“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組織并帶頭參加志愿服務活動200多次。“當兵時接受雷鋒精神教育比較多,對我的影響也比較深,盡管退役了但軍人的品質早已烙印在骨子里,我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徐學波說,自己前不久通過了加入棗陽市藍天救援隊的申請,往后又多了一份責任。
在棗陽市,像徐學波這樣熱衷于學雷鋒的退役軍人有2000多人。何肖穎當兵時以雷鋒為榜樣,退役后20年如一日地奔走在公益路上。新疆姑娘杜娟,因家庭變故,面臨輟學,何肖穎從在新疆工作的老鄉那里得知消息后,進行長達10年的愛心捐助,匯款56次28900元,幫助杜娟完成初中到大學的全部學業。在學雷鋒路上,何肖穎幫扶了17名貧困大學生,捐款9萬余元,無償獻血10000毫升,被評為“全國無償獻血金獎”“湖北省最美志愿者”“荊楚楷模·最美退役軍人”等。何肖穎還牽頭成立“3+X志愿服務隊”吸納隊員900余名,在他的影響下,兒子何海洲也主動加入志愿服務隊。
“雷鋒精神是與時代同進步的,是歷久彌新。”棗陽市商務局干部、退役軍人杜兵在學雷鋒的路上有自己的感悟。2021年7月,河南省衛輝市遭遇洪澇災害,杜兵驅車500余公里將自購的一批物資送到受災群眾手中后,又主動加入當地救援隊伍,轉移群眾120余人。去年十一假期,在得知劉升鎮金峽村李經武家因經濟原因,三個孩子上學困難后,杜兵帶著妻女來到李經武家交流談心,并為三個孩子各幫扶1000元。
棗陽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主要負責人說:“退役軍人在部隊接受過良好教育,普遍政治素養高,奉獻精神強,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尤其在踐行雷鋒精神、服務社會群眾中走在前列,成了排頭兵。”棗陽市連續4年以“最美退役軍人”評選活動為抓手,豐富“老兵宣講”活動形式,大力宣傳優秀退役軍人先進事跡,引導他們退役不褪色,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在公益活動和志愿服務中傳承雷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