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作為一名新代表,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將履好職、建好言。”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襄陽市谷城縣五山鎮堰河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閔洪艷說,今年全國兩會,他帶來了將湖北省納入國家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獎補試點的建議。
閔洪艷
“農村公益事業與廣大農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是農民幸福指數和農村小康水平的重要標志。”閔洪艷說,當前全國農村富裕程度不高,農村集體經濟支撐力不強,興辦農村公益事業主要依靠國家項目和補貼資金。
閔洪艷舉例說,目前農村地區的平整土地、路渠配套等主要依靠國家土地整理項目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籌資;通村(組)道路建設主要依靠國家農村道路建設項目和移民扶助項目籌資等;絕大多數農村興辦公益事業是依靠國家項目資金或補貼資金“扛大頭”、農村集體和農民自籌一小部分資金為基本模式。
“目前,農村集體經濟還要承擔國家公益事業項目的‘配套’費用,影響了集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前農村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對此,閔洪艷建議,加大國家扶持項目和補貼資金的投入力度,將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通村公路、安全飲水、教育衛生設施等建設項目作為加強基層建設的基礎工程和“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同時加大補貼資金的額度。
“另外,還可以把湖北納入國家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獎補試點,打造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的‘湖北樣板’,輻射帶動長江經濟帶和中西部地區的鄉村振興。”閔洪艷表示,這樣更有利于實踐共同締造理念和方法,推動農村綜合改革,建設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