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段時間,全國各地的文旅局長在短視頻平臺頻繁“出圈”,以獨特的形式宣傳當地的旅游景點和風俗文化,引發了民眾的關注和熱議。近兩年來,文旅局長紛紛從幕后走到臺前為家鄉代言,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伊犁“馬背上的局長”賀嬌龍、甘孜的“網紅局長”劉洪、隨州的“古裝局長”解偉,甚至有更多的文旅局長被民眾喊話“出鏡”,宣傳效果實現了預期的目的,獲得了許多民眾的點贊和實地打卡。各地都在想方設法為旅游業引來“流量”,這點是值得肯定和稱贊,但更應該反思的是“引流”過后的“回流”。
“引流”是推動文旅產業發展的第一步,好的引流方式需要接地氣、聚人氣。地方有了人氣,景點才能冒熱氣。文旅局長們以強烈的反差形象和熟知的古典風格,利用互聯網在第一時間吸引了網友的眼球,有的網友對此褒貶不一。最近,隨州的“古裝局長”解偉在推介當地的千年銀杏谷景區時通過古裝扮相上陣,頭戴斗笠、身穿白衣,在銀杏樹下舞劍、下棋、飲酒。由于其服裝的潦草和景區不相協調的個人形象,被嘲“解局長有種不顧別人死活的美”,解偉也進行了正面的回應“大家能記住隨州就釋然了”。正是這種反差感掌握了流量密碼,銀杏谷的人流量抖增,解偉也多次嘗試古裝風格宣傳隨州其他地方,其個人抖音賬號51條視頻獲得28.4萬的粉絲和175萬的點贊,春節期間更是實現了歷史最高的游客紀錄。 文旅局長只是當地旅游宣傳的一個“代表”,有更多的干部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入到了為家鄉代言的行列,如宜昌市2022年推出“書記(局長)帶您游”“文旅局長帶您游”城市品牌宣介,通過自帶的公信力光環和沉浸式的體驗,讓網友們消除“開盲盒”的顧慮。因此,文旅產業引流的方式要有創意,要符合大眾的口味。
“回流”是推動文旅產業穩步發展的關鍵一環,好的“回流”需要重服務、強保障。景點及周邊有了優質服務,游客才能引得來、留得住、還想來,不能僅靠“引流”的曇花一現,而應該是“回流”的“花香持久”。前不久,“祥驢酒店事件”再上熱搜,爆料網友在康定的祥驢酒店預訂四間房,因大雪封山申請退房只退了三間房,最后一間剛好卡在近五分鐘時限,商家顯示處理中24小時回復,結果商家第二天回復,稱房間留了一晚上拒絕退款,網友給了差評后還遭受商家小號辱罵。涉事酒店僅過去不到一天時間就被查封并停業整頓,網紅局長劉洪霸氣回應“誰砸了甘孜旅游的鍋,我一定砸了他的飯碗”,其處理的速度和態度網友一片叫好。正是由于旅游服務的保障,游客才有想游玩的愿望,也才會有第二次的打卡消費傾向。旅游宣傳固然重要,但旅游產業自身配套的完善和品質的提升更是游客“回流”的必要因素。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文旅產業的配套發展和宣傳推介是一前一后的關系,先要有成熟的文旅產品才有豐富的內容向外界宣傳“引流”,良好的口碑才有更多的“回流”。
稿源:荊楚網
作者:馬均(宜昌興山)
責編:王舒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