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跡 攝)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湖北省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培育世界級產業集群”“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與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和產業基地”。
襄陽是“漢孝隨襄十”萬億級汽車產業走廊的重要一極,2022年汽車產業產值達2412億元,整車產量33.16萬輛。我們將把加快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打造萬億工業強市的重中之重,力爭到2025年,汽車產業產值突破4000億元,整車產量突破70萬輛,為湖北建設全國汽車產能基地、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作出更大貢獻。
突破性發展新能源汽車,努力打造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2022年,襄陽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同比增長59.2%,總投資100億元的比亞迪襄陽產業園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我們將加快推進東風公司年產12萬輛新能源乘用車整車、東風輕型商用車智能制造和綠色工廠等一批重點項目,支持東風股份等企業以中重型商用車為突破口開發氫燃料電池汽車,大力引進新能源汽車整車頭部企業,力爭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突破20萬輛、產值達到800億元。
協同發展智慧城市和智能網聯汽車,積極爭創國家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充分發揮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襄陽創新中心作用,依托襄陽達安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檢測中心,探索編制智能網聯汽車中國方案先行區建設方案,加快培育集技術創新、示范應用、產業培育、數據開發、標準制定于一體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扎實推進全國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試點建設,加快打造智慧出行平臺“車城網”。
大力發展以新能源汽車為牽引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加快建設中部地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發揮磷礦、硅礦資源豐富優勢,加快實施龍蟠科技、吉利集團、萬潤新材料等一批投資過百億元的重大項目,培育壯大磷酸鐵鋰、多晶硅、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等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通過1至2年的集中布局,努力打造千億級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