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梁瑞峰、王建明、劉兵)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連日來,老河口市引丹灌區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供水能力,為百萬畝良田“通經活絡”,守牢糧食“壓艙石”。
袁沖鄉孟橋川村麥田。通訊員 供圖
在該市袁沖鄉孟橋川村的一片500多畝的麥田里,40多個噴頭正在均勻地噴灑著水肥。今年1至3月,老河口市降水量只有37.3毫米,比去年同期減少一大半,給正在拔節孕穗的麥苗帶來了生長影響,這讓袁沖鄉農業水利服務中心主任申義國犯了愁。隨著引丹灌區一干渠工程結束,清澈的渠水嘩啦啦流來,申義國的困難一下子解決了。
觀察小麥生長情況。通訊員 供圖
申義國說,現在小麥進入拔節孕穗期,急需一噴三防。前一段時間,天氣干旱,一直沒有下雨,我們非常著急。正好引丹渠一干渠改建好了,有了水源,我們抓緊時間進行田間管理,解了燃眉之急,保證了小麥生長用水。
40多個噴頭正在均勻地噴灑著水肥。通訊員 供圖
引丹灌區總長138公里,是國家大型灌區,也是襄陽市最大的灌區,肩負著老河口市、襄城區等5個縣市區共計210萬畝農田灌溉,以及灌區內132萬人、180萬頭大型牲畜飲水安全任務。歷經幾十年的風吹日曬,引丹灌區存在部分渠道破損淤積、渠系設施老化等問題。為保障灌區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特別是眼下小麥、油菜春灌用水,施工方同時啟動多個施工作業面,提前完成工期,及時向灌區沿線水庫、堰塘、溝渠補水。
引丹灌區工程科王少博說,現在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候,我們加快工程進度,提前放水,對孟橋川、馬沖等10余座水庫進行充庫放水,確保灌區群眾農業用水和生產生活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