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這個位置最醒目,準備留給你們。”3月20日,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花園村,村黨支部副書記李曉信指著一塊粉刷一新的白墻,對結對共建單位荊州采油廠的負責人說。
【資料圖】
今年,花園村在推進鄉村文化建設過程中,計劃打造一面文化墻。他們專門騰出村頭最顯眼的位置,留給荊州采油廠。“感謝這幾年,為村里的大事小事忙活,這面文化墻表達鄉親們的恩情?!崩顣孕沤ㄗh:“增加油氣管道安全的知識,讓結對共建的故事傳遍鄉村?!?/p>
花園村村民幫助荊州采油廠處置石油管線安全運行問題
央企和村黨支部結對共建,共同化解難題
荊州采油廠負責江漢平原荊州市轄區的石油勘探、開采任務。目前,轄區內有166口油水井,分布在長江兩岸,涉油村組眾多。
近年來,荊州采油廠秉承“開發一方資源,造福一方百姓”理念,積極支持地方經濟建設,與涉油村組共同養護拉油道路,建立信息同享、責任同擔、困難同扶“三同機制”,落實同防安全事故、同防環境污染、同防重大糾紛、同防涉油案件“四防措施”,書寫了一段段央企與地方百姓互助共進的生動故事。
“2020年疫情時,防疫物資緊張,采油廠給我們送來了口罩、酒精等價值上萬元的物資?!闭劶按謇锱c采油廠的“魚水情”,李曉信的思緒跳轉到2年前的疫情。
李曉信還清楚地記得,疫情期間,花園村2000多畝水蜜桃因為交通受限滯銷,又找不到人手采摘,眼看就要爛在地里,果農心急如焚。
荊州采油廠對花園村進行愛心捐贈
結對黨支部知道情況后,及時上報廠黨委,組織青年志愿者到果園幫助采摘,發動社會力量幫助果農本地銷售,避免村民因疫返貧。
年近80歲的花園村老人張忠祥和黃先鳳兩口,因孩子在外地打工,而缺乏勞動力。每逢農忙時節,采油廠工人及時出現在田間地頭,幫老人收花生、割芝麻。重陽佳節,他們還專門送去米、油和蜂蜜等慰問物資。
“每年防汛,結對黨支部都會組織黨員突擊隊,參與村組巡堤排險工作。”荊州采油廠工農協調員朱慶峰說,最近幾年,荊州采油廠組織各黨支部與涉油村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活動,發揮央企的力量,參與鄉村困難幫扶、志愿服務和環保公益等活動。
荊州采油廠定期組織黨員和青年志愿者幫助清理沿江護坡各類垃圾,舉辦“我的家鄉有石油”公眾開放日,并邀請周邊村民和學生走進井站,讓他們了解石油勘探和采油工作。
荊州采油廠在石油勘探現場舉行開放日活動
村民踴躍報名,成為環保安全志愿者
荊州水網密布,河流溝渠眾多,石油勘探、開采的安全環保壓力大。去年,荊州采油廠組建“油區安全宣講”青年志愿服務隊,邀請轄區派出所民警和村干部共同開展“敲門行動”,向油區周邊村民發放安全提示,簽訂安全承諾書。
“許多村民還踴躍報名參加志愿者,發現油水井運行異常,立即告訴我們?!敝鞈c峰說,花園村的治安巡護隊,行走在田埂、溝渠,都會特意觀察石油管線運行情況,發現隱患通報,避免管道泄漏造成的環境污染。
“疫情期間,因交通不便,采油班站生活物資緊張,鄉親們紛紛采摘自家蔬菜,送給石油工人。”朱慶峰說,央企和地方群眾的“魚水情”,源于二者的“雙向奔赴”。
近年來,通過結對共建活動,村民對采油廠的工作有了更全面、客觀地認識,“大伙兒都積極支持石油工人的工作,而采油廠也沒有把村民當外人,有事一起扛?!敝鞈c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