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觀音寺閘位于湖北省江陵縣的荊江大堤處,是一座關系當地農業生產和防洪安全的水利工程。目前,該工程正在進行除險加固,確保在長江汛期來臨前,發揮其應有功能。
記者在觀音寺閘建設現場看到,施工人員正在上游進水口進行施工作業。據了解,該閘始建于1960年,多年來保障著江陵縣一方百姓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
歷經多年運行,該閘主體建筑出現了安全隱患。為正常發揮該閘功能,施工人員對觀音寺閘實施除險加固。
位于湖北省江陵縣荊江大堤的觀音寺閘建設現場
據江陵縣荊江大堤觀音寺閘除險加固工程施工現場負責人孫禮國介紹,目前,建設工程的箱涵和閘室部分已經澆筑完成,施工人員在進出水口處忙碌著海漫、擋阻墻的制作安裝。
“已完成總工程進度的80%,計劃在4月30日前完成長江干堤的土方回填。”孫禮國說。完成土方回填后,還將安裝啟閉機,恢復荊江大堤的道路設施等。
據悉,每年五月,長江都會迎來汛期。觀音寺閘作為荊江大堤上的一處重要涵閘,覆蓋了江陵縣、沙市區、監利市、潛江市等地區,保障著農田用水及糧食安全,其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們搶抓工期,力爭在‘五一’假期前,把荊江大堤恢復至原有高層,保障防洪安全。”孫禮國說,長江干堤的防洪安全關系到千家萬戶,他們正搶抓工期,按計劃完成作業任務。
“重建后的觀音寺閘增加了信息化安全配套,提升了涵閘的整體安全性能。更重要的是,觀音寺閘的灌溉能力得到了極大加強。相比原先的老閘,新閘沿線的引水灌溉提升了15%的用水流量,將為群眾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更強有力的保障。”觀音寺閘建設管理辦公室工程技術部部長林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