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周國華、郭禹)“非常感謝司法所的關心和幫助,讓我對干事創業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對人生有了新的規劃。以后一定踏實做事,自食其力,不再做違法犯罪的事兒了。”近日,刑滿釋放人員汪某對江岸區司法局花橋司法所工作人員感激地說道。
刑釋人員汪某本擁有充滿希望的人生,通過學習成為了一名咖啡師,自己開了家咖啡館,卻沾染上毒品走上了犯罪道路,因販賣毒品罪被判刑。2022年12月刑滿釋放后到花橋司法所報到,接受安置幫教。汪某每天在一家餐廳做幫廚,光靠這一份工作支撐整個家庭非常吃力,考慮到這個情況,花橋司法所在春節前為其送上300元慰問金,同時積極指導、幫助其申請臨時救助金。拮據的生活讓他萌生了創業的想法,利用晚上下班時間擺個宵夜攤增加收入。但是他不清楚擺攤需要找哪個部門辦理什么手續,特別是聽說擺攤需要繳納攤位管理費,讓他的這個想法遲遲沒有付諸實施。這時他想起司法所工作人員曾經向他介紹刑釋人員安置幫教工作內容中包括政策咨詢、就業指導。3月7日,他主動聯系司法所,向工作人員反映了自己的想法,尋求幫助。
司法所工作人員在電話中與汪某進行詳談,了解了汪某的創業想法和顧慮,并第一時間向司法所周所長反映這一情況。周所長十分肯定汪某回歸社會后自食其力的思想,當即向汪某承諾一定會全力支持協助解決其宵夜攤位問題,希望汪某次日來所一趟,當面幫其協調處理。
次日,汪某來司法所報到,周所長當他面聯系了花橋街道綜合執法部門,幫他詳細詢問了執法部門對宵夜攤位的管理政策,并向汪某明確了并無需繳納相關費用,徹底打消了他的顧慮。對此,汪某表示十分感謝,不禁向周所長敞開心扉:“感謝司法所幫我解疑釋惑,我的心里更有底了,等我擺攤攢了錢,接下來就是盤個門面,自己開餐館!”周所長趁熱打鐵,向他宣傳創業扶持政策,指導他辦理個人創業擔保貸款等事項。司法所工作人員跟汪某互留了微信,通過微信聊天持續追蹤創業進展,了解生活動態,提供必要幫助,鼓勵他從頭再來、依法經營、穩扎穩打,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3月16日,汪某向司法所工作人員反映,擺攤用的推車已經購買正在改造過程中,預計下周準備開工,屆時邀請司法所工作人員前來品嘗,當第一批顧客。
周所長與汪某的微信聊天截圖。通訊員供圖
就業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創業是經濟發展的發動機。江岸區司法局積極引導、幫助刑滿釋放人員推崗就業,自主創業,今年以來已經推崗就業5人次。同時,做好創業后續跟蹤扶持、幫助解決經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難題,進一步助力這一特殊群體重返社會、融入社會,為夯實平安建設基礎、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