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本是一件惠民生、暖民心的實事,可經歷舊改的湖北荊州市荊州區荊南路14號院的居民卻不領情。今年1月開始,該小區多戶居民先后多次向極目新聞“極目幫辦”欄目打來熱線(027-86777777)稱,改造后的小區,雨污管道設計缺陷,導致一樓住戶門前積水嚴重、衛生間散發惡臭。
3月23日,極目新聞記者現場采訪后發現,報料人彭先生反映的衛生間“返臭”問題確實存在。極目新聞記者采訪后,荊州區政府投資工程管理中心稱,該小區的舊改施工按照設計圖紙執行,施工符合規范;鑒于目前的問題,將協調施工方為小區增設化糞池,以化解污水管道“返臭”問題。
30年老舊宿舍等來改造
(資料圖)
荊南路14號宿舍位于荊州古城內的東城街道東門社區,是中國農業銀行原江陵縣支行(現屬荊州區)的單位宿舍。該銀行退休老職工余先生(化姓)家住小區一棟單元樓的二樓,他說,上世紀八十年代,作為單位福利房,他分得這套房子,至今已有30多年了。
“沒有物業管理,小區秩序維護全憑居民自覺。”余先生說,此前,小區環境較差,一些私搭亂建的違法建筑讓居民出行不便。
去年,荊南路14號宿舍被納入荊州區老舊小區改造范圍,并于當年6月正式啟動改造。這讓小區不少居民滿心歡喜。他們期待:除了常規的環境改造,施工方能更多注重基本公共設施的完善,特別是針對老年人的適老化改造。
在荊州打拼奮斗的彭先生,也正是看到了小區環境即將迎來蛻變,他很早就從三棟住戶手中購買了一樓的二手房。
彭先生將房子進行了重新裝修,并在小區改造正式啟動前,配合社區將一樓原來的違建部分拆除?!袄吓f小區改造,是方便居民的暖心事,作為新加入小區的一份子,我必須配合。”彭先生說。
小區居民撬開污水井,查看排污管道淤塞情況
改造后衛生間發出惡臭
和彭先生一樣,很多老住戶都對小區改造充滿期待,他們積極配合拆違。不到半年時間,荊南路14號宿舍的小區改造任務便全部完成。此時,原本應該高興的小區居民,卻因隨之而來的問題煩心。
原來,今年1月初,小區改造施工完工后,一些“不合理”施工環節影響了不少居民的獲得感,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雨水排放不通暢和污水管道淤塞等問題。
“小區改造,不能只顧面子,不顧里子!”“民生實事不能辦砸了?!薄袄吓f小區改造,怎么不聽聽群眾的意見呢?”……一時間,不少居民發出牢騷。
改造后的荊南路14號宿舍,在小區最東側的院內設置了雨水井,院內的雨水通過硬化路面或管道自流,實現雨水收集。
彭先生所在的三棟位于小區的最西側,距離雨水井較遠。他說,在小區改造過程中,他就向施工方反映過,西側的地面標高明顯低于東側,雨水無法實現自流,可能會造成嚴重漬水。
為此,彭先生還專門進行了測量。他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家門口最低的地方比雨水池的地面標高大概要低10厘米。
“這點雨都積水,到汛期怎么辦?”這幾天的綿綿春雨,也印證了彭先生的擔憂。他擔心汛期時,他家門口可能會形成“看海”窘境。有同樣擔憂的,還有五棟一樓的居民萬女士。
不過,眼前最讓彭先生感到鬧心的還是衛生間惡臭難聞的氣味問題。彭先生說,從今年1月至今,他家衛生間管道出現“返臭”,他不得不用塞子堵住便池排污口,“一個小時不堵,臭味難聞得讓人進衛生間都要戴口罩。”
彭先生懷疑是排污管道淤塞引起的臭氣回流。為此,他多次向改造的施工方反映。可施工方卻說:小區改造符合設計規范,沒有問題。
施工方同意增設化糞池
難以忍受臭味的彭先生向負責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荊州區政府投資工程管理中心反映。不久前,該中心派人對彭先生所在的三棟后面一處污水管進行了清掏,衛生間“返臭”問題得到了好轉。
約一周后,彭先生家的衛生間再次散發出嚴重的惡臭味。彭先生說,他曾和鄰居合力將污水井蓋撬開,發現大量糞便淤積在排污口。
“和雨水排放存在一樣的問題,污水和糞便無法自流,怎么會不‘返臭’呢?”彭先生無奈地向極目新聞打來求助電話。
3月23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來到彭先生家,進入衛生間后,一股熏鼻的臭味頓時讓人覺得惡心。當著記者的面,彭先生再次向荊州區政府投資工程管理中心反映。
隨后,該中心陳姓負責人派兩名工作人員現場勘查。極目新聞記者現場協調后,現場勘查人員承諾,將派施工方對小區的污水池測定標高,看是否存在施工不合規問題,再決定下一步的打算。
當天下午,該中心回復彭先生稱,將在小區三棟附近增設化糞池,以此解決污水排放不暢問題。該中心陳姓負責人說,荊南路14號宿舍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符合施工圖紙的要求,施工過程也沒有問題。但鑒于彭先生反映的問題,該中心已協調施工方積極處理。“將該小區化糞池問題納入新一批舊改項目,待周邊小區啟動舊改時,同時啟動該小區的化糞池施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