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 胡瓊瑤
沿海地區正在加快服裝產業轉移步伐,潛江基礎良好,原材料資源豐富,承接產業轉移空間巨大。
潛江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出臺有吸引力的政策,搭建平臺,提升勞動力素質,創造更好的條件承接產業轉移。
這是自身發展的現實需要,更是產業迭代升級的重大機遇。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紡織服裝作為“衣食住行”的剛需產業,一直都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電商時代,服裝更是最熱門的賣點。
紡織服裝產業轉移,并不是簡單的工廠和生產線的“空間轉換”,還有人才、技術、資金、物流等要素的有序流動,是產業分工深化和結構升級的過程。
承接沿海地區服裝產業轉移,要站在未來謀今天,借“承接”之機,吐故納新,調整優化結構,實現彎道超車。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中西部承接地應遵循市場規律,根據自身優勢特色,做好頂層設計和政策環境優化,完善產業平臺、勞動用工、交通物流等方面配套,增強企業轉移意愿,最大限度釋放政策效力。
在產業梯度轉移的過程中,雙方都是轉向更良性的互動、更高能級的再造。深化區域合作,實現協同發展,可探索“總部+基地”“研發+制造”等模式,合理分工,最終實現高質量的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