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南湖校區(qū),會計學院“曉情愛心獎學金”第一屆獲獎學生頒獎儀式舉行,12位學生領取獎項。
獎學金的設立者是該校會計學院副教授季小琴,當天也是她60歲生日。一個月前,即將退休的她決定捐資10萬元設立獎學金,學院將獎學金定名為“曉情”,既是季小琴姓名的諧音,也取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令季小琴驚訝的是,在學院老師和往屆校友的號召下,短短1個月,10萬元的“獎金池”迅速膨脹,最終的募捐總額達到40萬元。
“真的沒想到!”季小琴感慨道,她出生在浙江義烏,在她求學的年代,義烏還是一個貧窮落后的“貧困縣”,在學校和師生的支持下,她走出村落,成長為大學教師,在教學崗位工作了37年,教授的學生也遍布大江南北。
2015年,季小琴的兒子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畢業(yè),兒子對她說:等我成長起來了,賺到錢了,要為學校的發(fā)展做好事!母子倆當時商量,等到合適的時機,給學校捐贈一批樹苗,美化校園。
時間撥轉到2022年,一位學生的父親重病,看到學生轉發(fā)在朋友圈里的求助信息,季小琴立馬捐贈了1000元錢,在得知是本院學生后,又再次捐款1000元,同時幫助擴散捐贈信息,號召更多老師、校友慷慨解囊。
這次募捐過程引發(fā)季小琴的思考:如果會計學院有自己的教育基金,就能讓更多因為家庭困難、突發(fā)疾病等原因遭遇人生挫折的學生獲得及時的幫助。
她想到和在兒子畢業(yè)時的交流,和孩子商量:學校的樹很多,已經很美了,我也快退休了,就捐贈10萬元,作為困難學生的獎學金吧。
一個月前,在獎學金捐贈儀式上,“曉情愛心獎學金”正式成立,校友們得知消息后,再次慷慨解囊,獎池里的資金迅速增長到401818元人民幣。
1993級國際會計專業(yè)校友傅旻回憶,20年前,她乘坐40多個小時的綠皮火車,從四川來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用“蹩腳”的普通話和老師同學溝通,軍訓后曬得又黑又胖,因為想家在被子里偷偷哭泣。
“在很多難熬的時刻,是季老師陪伴了我,溫暖了我!”傅旻說,很多時候,社會上大家想要做好事,但是缺乏牽頭的人,季小琴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帶領大家表達愛意的人,“我想這就是募捐數(shù)額迅速上漲的原因吧,我們都感念母校,感念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