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月27日,極目新聞記者獲悉,湖北省發改委將組織開展省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評估,從主導產業發展情況等5個方面進行評估。
根據相關通知,評估主要圍繞五個方面,示范區主導產業發展情況、示范區招商引資情況、承接產業轉移環境水平、體制機制創新情況和示范區建設成效。
其中,示范區主導產業發展情況,主要包括打造優勢產業集群、承接重點產業、產業規模、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培育、產業創新升級情況等。
示范區招商引資情況,主要包括與產業轉出地聯系合作、引進重點企業、承接產業轉移項目及招商年度目標落實情況等內容。
承接產業轉移環境水平方面,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示范區所在地出臺政策文件、承接產業轉移工作宣傳情況等內容。
體制機制創新情況,主要包括創新示范區運營機制,探索創新管理模式、招商模式等內容。
示范區建設成效方面,主要包括示范區對地方經濟的貢獻以及在推動區域合作、節能減排、吸納就業等方面的促進作用。
第二批11個,分別是:襄陽市老河口市省級承接生態板材產業轉移示范區、襄陽市谷城縣省級承接再生有色金屬產業轉移示范區、宜昌市遠安縣省級承接航天動力新材料產業轉移示范區、宜昌市當陽市省級承接硅基新材料產業轉移示范區、黃石市西塞山區省級承接特鋼新材料產業轉移示范區、十堰市房縣省級承接錦綸及滌綸纖維制造產業轉移示范區、荊州市荊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省級承接白色家電產業轉移示范區、荊州市荊州區省級承接石油機械產業轉移示范區、荊州市沙市區省級承接嬰童裝產業轉移示范區、荊州市石首市省級承接防水產業轉移示范區、荊門市沙洋縣省級承接特種玻璃產業轉移示范區。
2020年12月發布的《湖北省關于促進省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發展的意見》指出,力爭3年至5年內,培育建成一批資源利用循環化、智能化的省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國內外知名企業在鄂設立區域總部、研發機構和制造基地的數量明顯增多,主導產業突出、產業規模較大、產業鏈條較長、協作配套水平較高的產業集群基本形成,把湖北建成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