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湖北日報訊(記者李先宏、通訊員張賓、鄧洲)武漢市洪山區入圍2023創新百強區榜單,排名全國第九,在入圍的武漢市城區中位列第一。
據3月28日發布的《2023年賽迪創新百強區研究報告》,武漢市有6城區入圍2023全國創新百強區,除洪山區處,還有武昌區、江漢區、東西湖區、江夏區、江岸區,分列第25位、38位、68位、73位、74位,入圍數量居中部城市第一。
創新百強區榜單
《2023年賽迪創新百強區研究報告》由知名研究機構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重磅發布。該研究報告構建了“創新生態、創新動力、創新主體、創新成果”4個一級指標、“地區生產總值、R&D投入強度、高新技術企業數”等16個二級指標的城區創新評價指標體系,對城區創新環境、服務、主體、成效等城區創新要素進行系統評估,開展了全面分析。基于統計數據及賽迪產業大腦,對全國地級市市轄區創新水平進行全面評價,形成了2023年賽迪創新百強區榜單。
大學之城,智匯洪山。排名全國第九、位列武漢城區第一,反映了洪山區創新力澎湃。
35所高校、60萬在校大學生、65個國家重點學科、55名兩院院士; 14家國家重點實驗室、6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7家省級企校聯合創新中心,洪山區科教智力密集,比肩北京海淀、上海楊浦,創新基礎厚實。
構筑武漢大學“信息”經濟圈、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子”經濟圈、武漢理工大學“智造”經濟圈和華中師范大學“文創”經濟圈……依托“雙一流”大學學科優勢,力推區校融合發展,“洪山+大學”為創新注入持久動力。
1176家高新技術企業、400余家瞪羚企業、35家專精特新企業;創意天地、烽火創新谷、融創智谷……戰略科技力量不斷涌現,創新園區持續升級,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推動洪山高質量發展。
1個技術轉移聯盟,32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29家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站,21名成果轉化聯絡員;累計建成產學研平臺71個,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百億元,完善、全面的服務體系,推動企業“出題”、高校“答題”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澆灌出科技成果轉化的饒沃之地,為洪山創新發展增添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