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湖北日報訊(通訊員賀玲)3月28日,由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承辦的海水產品進內陸暨“好品山東”漁業品牌全國推廣活動在湖北武漢良之隆·2023第十一屆中國食材電商節上同期舉辦。
山東省5市13家優質水產企業攜帶100余種“好客好品 好水好魚”的山東特色海水產品及預制菜肴亮相。由“海”入“湖”,“好品山東”滿足了湖北人對水產品的熱愛,也邁出了走向全國市場的又一大步。
本次活動為期三天,分為線上、線下兩個部分進行。在電商節現場,“好品山東”水產展示區的參展企業不僅帶來了山東生產的品質優良、味道鮮美、容易加工、價格適中的海水產品,如牡蠣、大菱鲆、海帶、海鱸魚、黑鮶魚、魷魚、對蝦、蛤蜊、扇貝等,還帶來了備受采購商關注和消費者喜愛的水產品預制菜系列產品,如佛跳墻、海鱸預制菜、蒲燒星鰻、速食裙帶菜、海鮮疙瘩等。琳瑯滿目的山東海水產品及預制菜,不僅引得采購商紛紛駐足詢問,也征服了前來參觀的武漢市民的味蕾。線上,各企業通過百度湖北、良之隆等平臺資源,以展位直播連線《上新了·食材節》、大V號等互動形式,向無法到達展會現場的觀眾推介山東海水產品,加深湖北群眾對山東海水產品的認識,方便產品供需對接。
近年來,山東深入貫徹落實大食物觀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著力推進“海上糧倉”建設,漁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2022年,水產品總產量預計突破880萬噸。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郭鵬介紹,作為黃河流域農耕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山東自古就是產好品的好地方,山東水產品加工能力和規模以上加工企業均位列全國第一,發展水產品預制菜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湖北作為“千湖之省”,水產品消費旺盛,群眾對優質水產品有著天然喜愛,山東水產品“進鄂”是一場市場交流、美食交流,也是一場文化的交流。山東優質海水產品將不僅要贏得湖北市場的好評,也正從“深藍”走向全國。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負責人介紹,本次武漢站活動作為2023年海水產品進內陸暨“好品山東”漁業品牌全國推廣活動的首站,旨在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海水產品進內陸系列活動要求,落實山東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持續提升“好客好品 好水好魚”山東漁業新名片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滿足華中地區日益增長的海水產品消費需求,擴大山東海水產品在華中市場的品牌競爭力和美譽度。
此次武漢站活動以“魚”為媒,通過“線上+線下”聯動賦能形式,既生動呈現了山東漁業品牌建設的豐碩成果,充分展現了“齊魯靈秀地 品牌農產品”的整體品牌形象,也務實推進了“魯”字號海水產品的產銷對接,以市場化手段助力齊魯海水產品走出山東,走向湖北,走進千家萬戶。據悉,“好品山東”漁業品牌全國推廣活動自去年6月啟動以來,得到山東省各地市及水產企業的積極響應。下一站活動將于一個月后在湖南長沙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