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黎賽明)發展產業是帶動村民就業增收、增加村集體經濟的有效舉措。近年來,大坪鄉輝煌村因地制宜,整合當地拋荒土地資源,探索“決策共謀+建設共管+成果共享”模式,大力發展黃花菜種植與深加工,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和群眾增收齊頭并進。
春光無限好,管護正當時。眼下,正值黃花菜管護的關鍵時期,在大坪鄉輝煌村黃花基地里,三十多位村民正搶抓農時,忙著除草、松土、施肥、打藥,為盛夏豐產豐收做足準備。
大坪鄉輝煌村村民胡宜早說:“我們在家里沒什么事,來黃花基地幫忙除草、打藥、摘黃花,男女老少一天有百來塊錢。”
(資料圖)
村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務工增收,源自村里發展黃花菜產業帶來的結果。以前,這片250畝種植基地大部分為荒地,村民沒有耕種積極性,被擱置拋荒多年。如何盤活閑置土地資源,讓撂荒地產出“黃金效益”,一度成為輝煌村“兩委”思考的問題。2020年初,輝煌村通過多方面考察,決定對荒地進行改良,按照“村支部+合作社+基地+脫貧戶”的發展模式,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
大坪鄉輝煌村黨支部書記李飛華:在藥姑山下看到路邊長了很多黃花菜,認為黃花菜的生命力比較頑強,它是一種藥食同源的植物。于是村委會“兩委”班子到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去考察了黃花菜基地,我們認為黃花菜生命力頑強,并且開花的季節時間比較長,能在15年之久不換苗,所以我們選擇種植黃花菜。
找準了產業方向,村“兩委”頓時有了信心,但起初建設資金沒有著落,這讓村黨支部書記李飛華一時犯了難。為確保有錢辦事,他帶頭引導“村社聯動”,村集體通過土地資源變資金,專業合作社以技術變資產,有效整合了資源、土地、技術、銷售渠道等發展要素,促成了村集體和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
大坪鄉輝煌村黨支部書記李飛華介紹,村支部以黨建為引領,發展村集體產業,當時以村委會的名義注冊了一個村集體合作社。
村里有了主導產業,鄉親們也跟著受益,在黃花菜種植發展過程中,從種植、管理、采摘到加工、銷售都是雇傭周邊的脫貧戶和農戶,確保他們在家門口有事可做,共同參與村集體產業發展,共享產業發展成果。
大坪鄉輝煌村黨支部書記李飛華說:“目前,黃花菜基地平均每天有二三十人在這里除草、施肥、打藥,帶動周邊脫貧戶及一般農戶就業,他們一天有150元左右的工資,一年工資支出12萬元左右?!?/p>
黃花菜是好產品,要賣出好價錢。為此,輝煌村做實黃花菜深加工文章,拉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產業發展質效。
大坪鄉輝煌村黨支部書記李飛華介紹,黃花菜經過深加工,一種是做成干黃花菜,我們自主的品牌叫瑤祖故里;另一種做成莫瑤金針剁椒黃花菜。干黃花菜主要是以煲湯、清炒為主,剁椒黃花菜主要是以開蓋可食用為主。
好質量贏信譽,好產品受歡迎。2022年,輝煌村黃花菜的綜合收入達30萬元,成了當地名副其實的“致富花”。
大坪鄉輝煌村黨支部書記李飛華說:“經過深加工后,黃花菜的口感、市場上的反饋都比較好。從去年的銷量來看,剁椒黃花菜達到兩萬瓶左右,我們村對黃花菜的發展非常有信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