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荊楚網(wǎng)(湖北日報網(wǎng))訊(記者齊一璇、許文秀 通訊員萬晟、劉婭梅)深切緬懷,寄托哀思。4月4日,武漢市東西湖區(qū)吳家山第四小學黨支部8名黨員教師和6名入黨積極分子,在武漢二七紀念館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重溫歷史憶初心,弘揚清正廉潔之風。
下午13:30,清明祭英烈主題黨日活動正式開始。在二七烈士紀念館大廳浮雕前,參加主題黨日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向英烈默哀,深切緬懷烈士的光輝業(yè)績,追思他們的崇高革命精神,警示黨員干部時刻繃緊廉潔這根弦,堅守廉潔從教道德底線。
“赤潮澎湃,曉霞飛動,驚醒了,五千余年的沉夢。遠東古國,四萬萬同胞,同聲歌頌,神圣的勞動……”黨員同志和入黨積極分子們,聲情并茂地朗誦了瞿秋白的詩歌《赤潮曲》,感受革命者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信念和積極樂觀的戰(zhàn)斗精神。
“武漢二七紀念館是為紀念1923年京漢鐵路大罷工及‘二七慘案’,在林祥謙、施洋等39位烈士犧牲的江岸地區(qū)修建的。紀念館內(nèi)展出的89件文物,還原了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的一腔赤誠;1600多米展線,運用聲、光、電、多媒體等現(xiàn)代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了二七革命斗爭的全過程。”吳家山第四小學黨支部副書記周啟詳細地介紹了“二七”革命斗爭的歷史背景和經(jīng)過,并帶領(lǐng)大家參觀。
“當我看到林祥謙指揮罷工時所用的懷表、黃正興戴過的工會會員證章等珍貴文物,那段英勇而悲壯的歲月再次浮現(xiàn)在眼前。”黨員教師劉唯說,英雄已逝,精神永存,作為黨員應該努力奮斗,不忘來時路,永葆初心向前行。
入黨積極分子蔡婭莉老師說:“二七精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要將這種精神融入平時的工作當中,潛心教書育人,做一名積極向上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