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4月10日,曾經是一座滿目瘡痍、塵土飛揚的廢棄礦山——武漢江夏靈山,復綠“重生”成為江夏靈山生態文化旅游區,正式開園迎客。
據悉,江夏靈山生態文化旅游景區是武漢首個礦山主題景區,是江夏區踐行“兩山”理論,全力推動鄉村振興的生動案例,也是江夏區深入實施“生態立區”戰略,傾力打造的文旅新地標。
靈山原本是一座礦山,由于石材質量好,遠近聞名,1959年,這里建起了第一座為武漢水泥廠供料的采石場,到上世紀80年代,靈山周邊匯集了20多家大大小小的采石場,大部分村民“靠山吃山”。由于幾十年的礦山開采,這里的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塵土飛揚,寸草不生”。
“道路坑坑洼洼,走哪都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江夏區烏龍泉街靈山村黨支部書記黎明芳說,經過幾十年的過度開采,靈山及周邊生態環境嚴重破壞,改善靈山生態環境成了周邊村灣人民群眾迫切愿望。
2019年初,江夏區啟動靈山山體生態修復,堅持自然恢復和人工治理相結合,推動礦山變綠、礦水變清、礦渣變寶。如今,靈山面貌煥然一新,山更青了、水更綠了、花更美了,無人問津的“廢棄礦坑”成為新晉的網紅地標,被譽為武漢版的“稻城亞丁”“小新西蘭”。
江夏區政府負責人表示,將充分總結推廣靈山礦坑修復經驗,大力實施“青山行動”,打造“一山一特色”“一山一愿景”的生態修復特色品牌。通過引入基礎服務配套設施,推動文旅產業落地生根,推動農、產、旅融合發展,帶動周邊村民增收創收,共同締造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