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齊一璇、許文秀 通訊員李季、周佳雯、郭柯然)家庭教育貫穿人的一生,每個人都應成為終身學習者。孩子從幼兒園到高中,雖然學習空間在不斷轉變,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學習品質,促進終身發展的教育理念卻從未改變。4月8日,武昌教育局教工幼兒園開展了“全學段銜接、一體化育人”家長學校活動。
在保教團隊多次調研家長需求、研磨活動方案、商討活動形式、研判活動風險后,“等待花開”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專場活動正式成型。活動一經發布,便獲得了家長們的熱烈響應,百余個家庭參與進來。
活動循序漸進,展開一場好玩、好看、專業、受用的視聽盛宴。主要包含參觀校園景觀、家長學校論壇、專業引領座談三個部分,欣賞美麗的校園環境、了解人文風景、聆聽專家學者分享教育經驗、家師親密溝通解決實際問題。
(資料圖片)
“哇!老師,這里像花園一樣美!”“寶寶,爸爸小時候就在這里讀書哦!”一踏入校園,孩子們的贊嘆聲便接踵而至。家長們同樣對走進名校感到喜悅和期待,時而駐足欣賞,時而拍照記錄。
嶄新的教學樓、盛放的校園綠植、操場上活力四射的學生、校史館、惟楚有才牌樓、明遠樓……武昌實驗中學的教育理念滲透在校園各處,美麗清新的自然環境、富有歷史厚重的人文環境、松弛有度的教育環境無不彰顯著百年名校的風范。
孩子們手拿地圖,收集印章、打卡游覽,與教工幼兒園吉祥物“可樂”一起踏上探索的旅程。
武昌實驗中學高級教師王麗老師結合主題《播下“愛”的種子》,與家長們進行親密的交流與分享。王麗從“家長”的角色出發,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將理論與自身教育經驗相結合,幫助家長去思考、理解教育。
王麗向大家展示了8位優秀的武昌實驗學子講述的“童年印象”,從孩子的視角幫助大家剖析家庭教育的重點。同時,與家長互動交流,更加有針對性地幫助家長解答育兒困惑,提供育兒建議。
武漢市教科院主任陳紅梅在此次全學段銜接、一體化育人家長學校活動中進行了專業引領,介紹了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的重要性。“學生沒有分數就過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數恐怕也贏不了未來的大考。”陳紅梅引用全國政協委員的話讓家長們明白,家庭不是另一個學校,不能盲目重視知識的學習,幼兒園是根的教育。陳紅梅通過視頻幫助家長了解了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了解幼兒園教育在于習慣養成的特點,鼓勵家長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相信孩子適時放手,讓孩子能健康快樂的學習與成長。
武昌區教育局幼教科科長鐘華表達了對家長育兒的殷切期望:家長要主動學習育兒知識,尊重幼兒心理發展特點來育兒;要始終保持與幼兒同行的姿態,尊重孩子、平等交流,才能保持與孩子的情感鏈接;家庭教育不應只看中知識的學習,還要注意保護孩子的創造力,創造力發展才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希望。
中(1)班劉昕宜媽媽表示:“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走進闊別17載的母校,半日的活動,我們有思考有成長,我將繼續努力,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大(2)班李清雅爸爸表示:“今天活動中專家的授課,格局宏大,視野寬廣,理念新穎,路徑清晰,聽后受益匪淺,讓我們家長對科學育兒的理念和方法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認知。”
2023年伊始,教育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明確了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在協同育人中的各自職責定位,并要求到2035年建立起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
此次教工幼兒園與武昌實驗中學攜手開展的家長學校活動是教工幼兒園“全學段銜接、一體化育人”理念下的一次家長學校活動,旨在促進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教工幼兒園將繼續致力于發揮協同育人主導作用,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攜手同行,用心呵護,向陽育兒,等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