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許文秀 通訊員敬啟喜、韓安之、金寧)4月8日,由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大學生毽球錦標賽在吉林省長春市順利閉幕。經過五天的激烈角逐,中南民族大學毽球隊不負眾望,載譽而歸,喜獲兩枚金牌、一枚銀牌的好成績,創下了該校參與此項賽事的歷史最好成績。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黨委書記、毽球隊領隊楊騫以及體育學院副教授、民族傳統體育教研室主任、毽球隊教練員金寧帶領三名隊員參加了此次大賽。體育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崔曉霞、音樂舞蹈學院2018級本科生歐玉瑩(現于公共管理學院攻讀第二學位)以及美術學院2020級本科生楊黃玲,分別來自不同民族,不同專業,集各色特長于一隊,在此次大賽中嶄露頭角。其中,崔曉霞、歐玉瑩、楊黃玲三人獲毽球甲組女子團體比賽冠軍,歐玉瑩、楊黃玲獲毽球甲組女子雙人亞軍,崔曉霞獲得毽球甲組女子單人冠軍。
隊員們和領隊合照。學校供圖
女子三人賽賽場上,楊黃玲飛身攔網抓住一次防反機會?!暗轿?!”二傳歐玉瑩起球大喊,主攻崔曉霞瞄準對手弱側,腳起球落,得分!動作舒展,氣勢十足,中南民族大學毽球隊員們不斷相互鼓勁,犀利有效的進攻、張弛有度的防守讓人目不暇接,連聲叫好。
女子三人賽賽場。學校供圖
談到比賽心得,楊黃玲笑著說:“我們也有磨合期,雖然搭檔的時間并不長,但是我們有明確的分工:我負責攔網,歐玉瑩負責二傳和副攻,崔曉霞負責主攻,我們在場上各司其職,通過在場上有效的溝通交流,互相鼓勵和包容,共同努力贏得了比賽?!?/p>
自2014年成為湖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及毽球項目訓練和示范基地以來,中南民族大學積極發揮民族傳統體育基地作用,保護、傳承和弘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為深入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和體育強國戰略做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不僅是體育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金寧介紹:“毽球作為一項極具代表性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通過體育比賽加強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
“她們用汗水書寫勝利,用熱愛引領我們,民大毽球隊好樣的!”同為中南民大毽球隊隊員的生物醫學工程學院2022級本科生楊凱川對毽球隊在這次比賽中取得的優異成績感到十分自豪。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本次大賽的滿載而歸離不開指導老師的辛勤付出和隊員們的艱苦訓練。未來,中南民族大學毽球隊將繼續秉持“德為基礎,體為土壤”理念,再接再厲,砥礪向前。
據悉,第11屆中國大學生毽球錦標賽有來自吉林大學、天津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中南民族大學、清華大學、山西大學等35所學校的400多名運動員參加,比賽分甲、乙、丙三個組別,設置毽球、平推毽球、花毽3個大項共51個小項,在7天的比賽中,參賽運動員全情投入,貢獻了356場精彩激烈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