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陳曉雨)帶上橡膠手套,將蔬菜樣品剪碎,滴入實驗試劑,充分震蕩混勻,將檢測卡插入樣品試劑中等待反應。6分鐘后,檢測結果出爐:全部合格。
4月7日9時,漢陽玫瑰園小學的健康廣場上,食品安全進校園暨反餐飲浪費主題宣傳活動正在進行中,漢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設置了宣傳展板,并現場發放宣傳資料,向來往市民宣傳食品安全及反餐飲浪費的相關知識。同時,執法人員也將執法車開進了校園,為玫瑰園小學的食堂的食品展開了食品安全隨機快檢。
帶上白色的頭套,移開擋鼠板,漢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和抽樣員走進食堂后廚。記者看到,成筐的蔬菜瓜果排放在不銹鋼桌面上,食堂師傅正在洗米,準備孩子們的午飯。
“快檢需要的樣品量并不多,2克就足夠了。”在菜筐前,抽樣員將大白菜、胡蘿卜、冬瓜和莧菜分別裝進透明的塑封袋中——這都是后廚中量大、時鮮的蔬果,既具有代表性,也不會影響食堂的正常出餐。
回到車上,檢測人員快速將2克樣品剪碎,并加入4毫升樣品通用提取液,上下震蕩后形成待測液。據介紹,本次快檢運用膠體金法,可快速檢測蔬菜水果中噻蟲嗪、克百威、蟲螨腈等16種農藥殘留。“相較于以前的分光光度法,膠體金法的檢測效率高,抗干擾能力更強。”檢測人員說。
在早操音樂中,檢測卡試紙逐漸顯色。記者看到,檢測卡上共有5條紅線,其中最上方為控制線,用于說明檢測是否有效,它的顏色最淺,幾乎不顯色;下面4條紅線是農殘檢測對照線,顏色明顯,深淺不一。
檢測人員表示,當4條對照線顏色深于或等于控制線時,即未檢出農藥殘留;若對照線顏色淺于控制線或不顯色,意味著檢測不合格。肉眼粗略判讀后,檢測人員將檢測卡放入儀器,屏幕顯示:合格。
每天早上7點,一批新鮮的蔬菜被送到玫瑰園小學,經品質檢查后進入后廚。副校長黃青表示,玫瑰園小學食堂對食材品質嚴格要求,食堂員工也會定時開展食品安全工作培訓,確保將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到實處。“除了食品安全保障以外,我們也會開展文明用餐活動,增強學生節儉意識,引導師生不挑食,不剩菜。”
記者在現場看到,食材快檢的同時,日常隨機抽檢也在同步進行。抽樣員在玫瑰園小學食品庫房隨機封裝了4包龍口粉絲和4瓶王致和料酒,這些樣品將被送往實驗室進行后續檢測。
開年以來,漢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經開展了數十場食品安全快速檢查和抽樣檢查,檢測批次過百。相關負責人表示,以重點區域為導向的食品安全快檢抽檢可以及時預警、防控風險,下一步漢陽區市場監管局將持續加強宣傳教育、制度約束、監督檢查,為學校師生“舌尖安全”筑起堅固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