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總,您申請的貸款,審批流程已經走完了,這兩天款就會到賬,您注意查收……”4月10日一早,與往常一樣,武漢融擔公司江北辦事處客戶經理張晨晞,在與客戶的交流中開始了他忙碌的一天。像他這樣直接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工作人員,在武漢融擔公司里還有許多,他們每天奔波于企業、銀行、政府職能部門之間,全力幫助更多企業解決資金難題。
(資料圖)
今年一季度,在武漢市財政局、武漢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的指導下,在湖北省再擔保集團、武投控集團的支持下,武漢融擔公司攜手各合作銀行,貫徹落實“穩預期、擴內需、促消費”等工作要求,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搶抓經濟恢復重要窗口期,累計幫助3520家企業獲得融資擔保,提供融資擔保規模27.47億元,同比增長16%,單日服務規模超3000萬元,實現了政策性擔保業務“開門紅”。
多方聯動,鏈式服務“三農”主體
3月28日上午,武漢市新洲區一家種禽場內,4萬多只雞吃飽喝足忙著產蛋。而就在不久前,該種禽場負責人程利萍還在為買雞飼料的錢發愁。
“到了產蛋旺季,飼料需求量猛增,可手里資金緊張,在這節骨眼上,可不能讓雞‘斷糧’呀!”春節過后,程利萍就開始四處籌資,由于沒有資產抵押,貸款申請并不順利。
得知該種禽場情況后,武漢融擔聯合中行武漢陽邏支行主動上門,把脈貸款難題。了解到其為正大供應鏈下游客戶,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推薦“正大飼料貸”普惠金融產品,并現場指導申請貸款。兩天后,一筆100萬元一年期擔保貸款順利發放。
據悉,武漢融擔公司聯合中行湖北省分行,共同研發“農業龍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性擔保貸款產品,面向正大集團(武漢區域)養殖飼料供應鏈中養殖戶、飼料經銷商日常經營資金需求,推出“正大飼料貸”。該產品隨借隨還,循環使用,無需抵質押物,貸款期限最長可達3年。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守好“三農”基本盤至關重要、不容有失。武漢融擔公司聚焦“三農”主體數量大、分布廣、信用記錄不足、抗風險能力弱的特點,聯動政府部門、銀行機構等多方力量合作,深化農業細分領域研究,推動支農融資資源有效整合與產品服務創新,積極探索農業產業鏈金融服務模式創新。今年以來,武漢融擔公司累計為50家“三農”主體提供1900萬元貸款擔保服務,切實提高了“三農”融資可得性。
真金白銀助科技企業創新發展
“500萬創業擔保貸款,解決了我們的融資難題。”3月31日,武漢薩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曉冬對來訪的武漢融擔公司和武漢農商行經開支行的工作人員豎起大拇指。薩普科技公司是武漢經開智造科技企業孵化器平臺培育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瞪羚企業,主營業務包括工業設計與造型、3D打印及制造、模具設計與制造。
今年初,薩普科技一筆200萬元的銀行貸款即將到期,與此同時公司在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等方面仍需大量資金投入。為了解決該公司融資難題,武漢融擔公司與武漢農商行經開支行及時對接,根據其經營現狀,結合現行擔保貸款支持政策,為其匹配辦理了創業擔保貸款,幫助企業把貸款額度提升到了500萬元,還享受貼息政策。
科技型小微企業,是極具活力和潛力的創新主體。武漢融擔公司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全力推進創業就業,近年來持續強化產品創新與相關政策的融合,滋養科技企業創業沃土。同時,推行科技擔保服務中心機制改革,建立分層授權、合理放權的科技擔保業務全新服務模式,持續為專精特新、瞪羚企業等市場主體提供精準服務,切實提升科技企業融資獲得感與滿意度。
據了解,武漢融擔公司一季度累計為185家科技型小微企業提供擔保服務,金額達3.91億元,真金白銀助小微企業創新發展。
高效精準幫企業“過橋”
“這筆資金來得太及時了!”在武漢融擔公司提供的應急轉貸資金服務支持下,武漢一家影業文化有限公司順利緩解了到期貸款還款壓力,讓企業經營復蘇有了底氣。
自受托管理武漢應急資金公司以來,武漢融擔公司按照武漢市應急資金管理要求,建立分層決策機制,專設應急服務團隊,拓展合作銀行渠道,為企業提供高效、精準的應急轉貸服務。今年來,應急資金公司已與9家銀行簽訂合作協議,累計發放應急資金14.58億元,為企業節省續貸成本1744萬元,有效幫助企業緩解“資金周轉難、過橋融資貴”的困擾。
3月以來,應急轉貸服務開始提供新的“售后”服務。武漢融擔公司創貸應急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他們把服務過的客戶納入融資擔保業務對接名單,對這一類客戶進行跟蹤融資服務,做到及時響應企業的融資需求。
武漢融擔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完善擔保服務體系、創新擔保服務模式、提升擔保服務能力,加大餐飲、零售、住宿、旅游等行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支持力度,積極落實支持科技創新、扶持創業就業等財政金融惠企政策,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武漢營造科企敢干、民企敢闖的發展氛圍。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陽春 通訊員 周凡路 朱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