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
近日,在鳳凰網非常道欄目中,馮小剛談起前段時間因送女兒出國讀書而引起的移民傳言風波。馮小剛坦言,過去,自己會對這些無中生有的事情感到氣憤,后來覺得自己左右不了這些,要是拿著護照對著鏡頭澄清,也有點傻。對于謠言,馮小剛還和業內的演員分享自己的心得,不要回應,不要說話,因為你的任何回應,你覺得是在澄清,但是會引起更大的討論,使謠言傳播得更廣。但最后馮小剛還是強調:實際上我就生活在北京,我人就在北京。(據4月12日紅星新聞)
(資料圖)
相關視頻截圖
關于馮小剛移民的傳言,發生在2022年10月底,到現在已過去了近半年之久。現在他公開回應,還給出了“應對謠言”的心得,先不說這些“經驗”是否有效,但總讓人感覺到無奈。
現在是網絡時代,自媒體盛行,特別是公眾人物又有流量,各種傳言就經常鬧得滿天飛,不知真假。人們常說,“讓真相走在謠言的前面”是最好的應對之策。然而,現實中也存在“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真相還在穿鞋,謠言已經跑遍了全世界”的現象?!白屨嫦嘧咴谥{言的前面”的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誰知道造謠的“那張嘴”,什么時候造謠,造什么謠呢?
馮小剛稱的“不要回應,不要說話”,就是不想讓謠言傳播得更廣,這有一定的道理。你在澄清真相,謠言自然跟著真相在走。對受眾而言,是相信謠言還是真相,還真說不定呢。
前段時間,有網友發現“和珅”的扮演者演員王剛將多個社交平臺賬號下的內容全部清空,并且解散了粉絲群。有人就說王剛移民了。最后,王剛通過微信朋友圈回應,“我好著呢!”表示自己在香港逛拍賣預展,準備在北京衛視做節目。相關謠言就不攻自破。
相關截圖
從某些方面說,我們應該鼓勵當事人出面澄清事實,畢竟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但不得不強調,全社會對謠言還是要保持零容忍,不能憑當事人“清者自清”。即使當事人不方便出面回應、不想回應,還是存在很多辟謠的空間。比如說網絡平臺,發現針對有公眾人物的傳言,不妨主動與對方聯系核實真假。如果發現是謠言,可以及時對相關賬號和相關信息進行處理。如果公眾人物自己不想出面應對謠言,也可以私下通過各種途徑和平臺對接,要求平臺處理相關賬號,刪除相關謠言。
畢竟,造謠者沒有得到懲罰,不是造得更歡了嗎?
3月28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有關負責人就表示,此次專項行動將重拳整治“自媒體”造謠傳謠、惡意炒作、假冒仿冒、違規營利等突出問題。
所以,對這些造謠的賬號,不管涉事人是否出面處理,監管部門、平臺方、涉事主體、權威媒體甚至網友等,都能形成共管共治的局面,讓造謠者付出代價,讓謠言無處遁形,網絡才會更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