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大美中國館,室內也能逛公園”“極目楚天?湖北館”高山流水遇知音……五大國家公園首次聚首,一次讓你看個夠。這是近日第二屆中國(武漢)文化旅游博覽會上,以光影技術+實景展示呈現出來的多樣中國。文旅博覽會是中國唯一一個以文化和旅游融合為特色的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展會,也是湖北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文旅展會品牌。本次文博會較好傳遞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理念,描繪了文化和旅游相生共興、美美與共的生動畫卷。
本屆博覽會圍繞“美麗中國 美好生活”主題,從規模上來看,設1個主會場、6個分會場、1個云交易展播平臺和系列文旅產品交易會,展覽總面積達8萬平方米,國內外2000余家文旅參展商,共有法國、德國、韓國、葡萄牙等15個國家文旅主管部門及國際旅游機構參展。從風格上來說,無論是“大美中國館”還是“山水知音 相會湖北館”,既有生態之美,又有人文之美,多姿多彩的自然風光和博大精深的人文底蘊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無論是世界大河文明館,還是國際旅游及購物展區,都展現了繽紛世界的多彩文明和各國重點文化旅游資源。國際國內的展館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突出創新驅動、科技賦能,突出開放合作、共建共享,集中展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新場景。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闭f到“文化”和“旅游”,人們往往用這樣的表述來形容兩者之間的關系。在緊張的工作之余,來一場“詩與遠方”的追尋,“從自己呆膩的地方”到“別人呆膩的地方”去,除了欣賞肉眼可見的風景,更重要的追求對心靈的凈化,是一種肉眼不可見的精神抵達。因此,最吸引人的“遠方”,也許有美輪美奐的自然風景,但一定有震撼心靈、能實現人和自然對話、和歷史對話、跟自己和解的深厚文化。
在剛剛結束的湖北省十六屆運動會開幕式上,也許人們記不住滑翔傘、羽毛球等驚艷登場的特色體育運動項目,但踏浪而來的屈原、昭君、嫘祖等宜昌歷史文化名人,不僅讓宜昌文化符號閃耀舞臺,更是將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留在數萬觀眾心底。特別是昭君一襲紅衣、懷抱琵琶外形的“美”,表現的是心懷家國、祈愿和平的“和”,以美為載體,彰顯和的精神,和美相融,和文旅融合竟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是新時代新征程文旅融合工作的應有之義。依托充滿地域特色的歷史文化資源,將文化內涵貫穿到旅游全過程,用獨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詮釋旅游,是發掘、弘揚、保護和豐富文化的有效途徑。近年來,興山縣堅定不移推動宜昌“屈原昭君故里,世界水電名城”城市旅游形象建設,深入挖掘昭君文化內涵,逐步形成了以“和美”為核心的昭君文化定位,并將打造“昭君文化旅游目的地”納入縣級發展戰略。王昭君紀念館2006年被國家民委授予全國首批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并先后獲得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湖北省對臺交流基地、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已有71家成員單位的昭君文化旅游聯盟更是形成了推動昭君文化旅游發展的強勁動力,已組織開發昭君系列文創產品170余種,累計相互輸送游客30000余人次。較好實現了“文化搭臺、經貿唱戲”的文旅融合發展。這是念好“山水經”,打好“昭君牌”的生動實踐,在大山深處的青山綠水間描繪出一幅文旅高質量發展的美麗畫卷。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為新時代新征程文旅融合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讓我們以本屆文化旅游博覽會為契機,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主觀能動性,以文化引領優質旅游,讓旅游不斷豐富文化內涵,不斷提升文化旅游服務品質,為尋找“詩和遠方”的每一位游客提供最優質的服務,讓每一次的“奔赴山?!倍寄堋安回摕釔邸保餐瑒撛臁懊烂琅c共”的文旅融合新時代。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胡平先(興山縣特殊教育學校辦公室主任、湖北省第十一批特級教師、宜昌楷模)
責編:王舒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