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王永勝
由中建五局三公司承建的湖北省黃石市大冶湖生態新區農民返鄉創業服務中心項目,規劃總建筑面積約22萬㎡,一期建筑面積約18.7萬㎡,包含四棟單體,分別為產業孵化中心、展示中心、創業服務大樓、人才公寓。項目建成后,將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包括投融資、技術合作、科技信息、人才引進在內的四大服務平臺,更好地滿足創業服務中心“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鏈條發展理念,為黃石市孵化及引進更多創業公司,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同時為作業人員返鄉創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
建設中的黃石市大冶湖生態新區農民返鄉創業服務中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自2021年6月開工以來,項目團隊秉持“信和天下,敢為人先”的企業品格,攻堅克難,團結奮進,用匠心鑄精品,以作為顯擔當。
質量標桿 樣板先行
一棟棟全新的建筑拔地而起,錯落有致,繁忙的施工現場干凈整潔,機械設備、勞作人員穿行其間,井然有序……4月22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來到該項目工地,不由為現場的管理水平豎起大拇指。
項目實行樣板引路把好質量關
“項目自開始施工就嚴格要求,精益求精,我們的定位是魯班獎。”在施工現場,項目負責人宋翔宇介紹,施工前期,項目部聯合設計院針對業主所需、所想,提供多種解決方案;施工過程中,嚴控進場材料,對進場材料均進行聯合驗收,確保現場所有材料可控可追溯;精心策劃各類樣板,通過樣板引路指導施工;各工序完成后執行自檢、預檢、復檢制度,對關鍵工序進行三方(監理、項目部、勞務)舉牌驗收,做到質量可追溯,誰驗收誰負責,以提高過程工序質量來提升工程實體質量。
眾多智慧元素助力施工。針對地下室管線錯綜復雜以及屋面設備眾多的特點,項目應用數字化BIM技術,對機電管綜進行精細化建模、碰撞檢測、碰撞優化,將結構與機電模型整合,進行凈高分析,二三位聯動設計;對幕墻、鋼結構進行可視化設計,并將所有成果集成于數字平臺,采用三端一云模式,通過六個基礎模塊的劃分,全力推行數字化管理。
黨建引領 聯創聯建
項目強化黨建引領作用,持續深化“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我為群眾辦實事”和黨員設崗定責、承諾踐諾等活動。
積極向屬地黨組織靠攏,促進聯創聯建活動的展開,投身到公益活動中去。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時候,項目全體管理人員不畏艱險,主動聯系屬地政府,自愿前往各個路口設卡防疫。項目內部有將近600名工人,其中有許多工人是周邊居民,居住較分散,非常考驗項目的疫情防控能力。面對各種困難,項目部組建了一支青年突擊隊,積極聯動周邊社區,安排黨員們在每個進出口的崗亭值班,嚴格排查每位作業工人核酸檢測結果,主動聯系社區,嚴格執行三天兩檢工作,確保施工現場的疫情防控安全和每位作業工人的施工安全。
項目聯合黨支部嚴格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湖北省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等制度,以及黃石市“五項制度”,體現央企責任,讓民工們不憂“薪”。同時,黨支部聯動黃石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建立民工安心驛站。驛站配備有桌椅、各類藥品、充電器等。內設工資管理區、實名制管理區、健康服務區、崗前培訓區和工資糾紛調解站,“四區一站”各司其職,為項目部的工友提供歇腳處、補給站、休息室。黨支部借助“安心驛站”平臺,常態化開展工友工資維權教育、健康體檢、實名制管理等服務,讓工友安心不憂“薪”,工作更“安心”。
民工安心驛站內的實名制管理資料
2022年,項目承辦了湖北省落實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制度現場工作推進觀摩會,得到湖北省人社廳的好評,同時受邀在湖北省20多家國企做經驗交流,并收到了黃石市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感謝信。
綠色施工 低碳環保
項目建設過程中始終緊扣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將綠色生產方式融入生產經營全過程。在綠色建造方面,項目的孵化中心、展示中心外立面采用的玻璃為 10Low-e 12AR 10mm 鋼化中空超白玻璃,這是低輻射節能玻璃, 冬天的時候,室內的溫度比室外高,玻璃可以把室內的熱量更少地傳遞到室外,從而達到保溫效果;夏天室內溫度比室外的低,可以把室外熱量盡量少地傳遞到室內,達到隔熱的作用。
孵化中心、展示中心地下室采用光導管采光系統,將99.7%的自然光均勻地照射到室內,大幅降低電照明的能源消耗。自然光全光譜照射無頻閃、無色偏、無炫光,更加舒適健康。
項目根據《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優先利用植草溝、滲水磚、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綠色”措施來組織排水,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既避免了洪澇,又有效地收集了雨水,有利于修復城市水生態、涵養水資源,增強城市防澇能力,擴大公共產品有效投資,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在太陽能利用方面,項目采用了熱泵 太陽能供熱系統,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熱水用量比例為100%。不僅降低能耗,還實現全天候恒溫恒壓熱水供應。
勞動競賽 技能提升
該項目充分發揮勞動競賽的促進作用,通過各種技能比武,切實提升工友們的施工技能。項目每月開展不同主題的技能比武大賽和現場管理交流會。通過競賽的方式,讓工人和管理人員深刻理解“品質保障,價值創造”的深層含義,將競賽精神拿到日常工作中去,將競賽標準當成工作的標桿,將競賽經驗用來指導日常施工。以賽促培,提高參與度;向優秀學習,達到技能提升的作用。
“安全重于泰山,項目始終堅持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項目安全總監羅開拓介紹:“安全事故往往是因為疏忽大意導致,項目由安全部牽頭,不定期舉行安全演練活動,時刻提醒工人注意安全,加強工人安全意識,提高工人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緊繃安全之弦。”
項目管理人員秉持著在現場人人都是安全員的思想,對現場施工做到齊抓共管,聯動融合,推進落實全員安全管理,確保項目平穩運行。在2022年度,項目成功入圍“楚天杯”安全文明施工現場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