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唐松 楊興宇
4月21日晚,2022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民族歌劇《有愛才有家》在湖北省來鳳縣龍鳳文化中心大劇院精彩上演。
《有愛才有家》是以湖北省公安縣麻豪口鎮農村福利院院長劉德芬的先進事跡為原型創造的一部民族歌劇。運用散點透視方式,在不斷流動的戲劇情境中,生動表現了劉德芬從事基層福利工作20多年來敬老如父母、愛孤如子女的深情大愛。
(資料圖)
據介紹,劉德芬先后獲得民政部最高榮譽“孺子牛獎”“全國孝親敬老之星”“荊楚楷模”等稱號,她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有愛才有家》劇目曾獲全國優秀民族歌劇、全國舞臺藝術優秀劇目等多個獎項。
她是148位老人的“巧丫頭”,端茶送水,養老送終;她是45名孤兒的“好媽媽”,求醫問藥,諄諄教導。她的名字叫劉德芬,生前是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麻豪口鎮福利院院長。
麻豪口鎮福利院距離湖北省公安縣縣城約15公里,這幾天,當記者來到這里時,福利院正在進行改擴建。
劉院長,就是劉德芬,1991年初,已經40歲的她服從組織安排,到公安縣沙場福利院擔任院長。劉德芬之前當過村干部,也解決過不少難題,但福利院里的狀況還是把她嚇著了。
老人們的挽留,讓劉德芬不忍離去,這一留就是23年。2007年,沙場福利院與麻豪口福利院合并,每天吃飯的人口增加到一百多人。當時,農村福利院每人每年的補助是800元,為了讓大家吃得好點,劉德芬帶著有勞動能力的院民開荒種地。只用了47天,劉德芬就帶著大家在十幾畝的菜園子里種上了青菜、棉花,建起豬舍,一個破舊不堪的農村福利院換了模樣。為了讓老人孩子吃上最可口的飯菜,劉德芬每天5點多就要起床做飯,23年從未間斷。她對院里的老人以“父母”相稱,也當父母對待。
把老人當父母,把孤兒當孩子。23年間,由劉德芬撫養長大的孤兒有45名,他們有的已經在外地上學,有的參軍入伍。無臂孤兒劉三華成為一名游泳運動員,唇腭裂女孩劉中華經歷三次手術治療,已經被人收養,開始了新的人生。
2013年端午前夕,因為長期身體不適,劉德芬被兒女硬拉著送到醫院檢查,確診為肺癌晚期。得知自己無法馬上出院,劉德芬立即逼著病床前的女兒趕回福利院。
2013年10月8日,劉德芬離開人世,這年她62歲。2016年,以劉德芬事跡為原型的大型民族歌劇《有愛才有家》正式公演,引起社會的強烈反響。(圖片由姚曉敏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