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湖北日報訊(記者劉澍森、通訊員吳雄一、梁鵬、王芳)近日,為貫徹落實自然資源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印發《關于協同做好不動產“帶押過戶”便民利企服務的通知》要求,我省在已有工作的基礎上,憑借“三個拓展”多模式并行,持續推進不動產“帶押過戶”工作,已累計成功辦理超600件,且數量呈加速增長趨勢。
據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以往二手房交易過程中,若交易房屋存在尚未還清的貸款,買賣雙方不僅需要先行籌措資金償還貸款,還需往返銀行、登記機構進行解押,整個過程周期長、交易成本高、風險防范難度大。在此背景下,“帶押過戶”模式應運而生。群眾在申請辦理已抵押不動產轉移登記時,無需提前歸還舊貸款、注銷抵押登記,即可完成過戶、再次抵押和發放新貸款等手續,實現不動產登記和抵押貸款的有效銜接。不僅節省大量交易時間,降低交易難度和交易成本,避免交易過程中的各類風險,更進一步優化“窗口”服務,一次性完成舊抵押權注銷登記+轉移登記+新抵押權首次登記“三合一”辦理,保證交易雙方資金安全,為有效盤活二手房資源,釋放樓市的流動性,擴大剛需,逐步恢復市場信心和預期提供幫助。
目前,我省多個地區已開展不動產“帶押過戶”工作,結合本地實際,總結歸納出“新舊抵押權組合”、“新舊抵押權分段”、“抵押權變更”3種“帶押過戶”模式,分別通過借新貸過戶后還舊貸、抵押權變更、借新貸還舊貸無縫銜接3種操作手段,一次性為賣方、買方與銀行“三合一”辦理完成二手房轉移登記、新抵押權首次登記與舊抵押權注銷登記,實現不動產登記窗口“只跑一次”,最快1小時內辦結,現場領取新不動產權證書及新抵押權的不動產登記證明等工作簡化程序,讓交易雙方省時省心。
今年以來,省自然資源廳通過構建省級部門合作協同機制,打通不同銀行間互通“壁壘”,打造我省不動產登記部門與銀行業金融機構“互信合作、登記合并”辦理新模式。通過完善相關制度,調整優化貸款、交易、登記等業務流程,以信息共享、業務協同、集成辦理為依托,切實推進不動產“帶押過戶”落地。下一步,我省將繼續加深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逐步探索全信息化流程“帶押過戶”登記模式,全面推動“帶押過戶”登記業務常態化辦理,不斷提升不動產登記便利化服務水平,為辦事企業群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不動產登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