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是湖北天大的事。5月1日,我省將進入汛期,防汛工作逐漸進入關鍵階段。
長江委近日會商研判,今年汛期,長江流域氣候年景總體偏差,旱重于澇;主汛期(6月至8月)長江流域降水偏少,其中,長江上游基本正常,中下游偏少,應警惕防范中下游干流及以北地區可能發生干旱災害。
防汛抗旱,關鍵在備,要點在防。目前全省防汛抗旱工作準備是否充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赴各地展開調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人防技防,警惕防范“黑天鵝”
“松滋長江干堤水位連續超警戒,在楊泗廟堤腳發現管涌險情!”4月19日,荊州市長江河道局松滋分局在松滋江堤楊泗廟堤段開展防汛應急演練,演練設置險情上報、險情搶護等流程。
汛期臨近,全省水利系統積極開展防汛演練,確保發生險情時,快速得當處置。
今年春節剛過,省水利廳即啟動汛前準備工作,召開全省水利工作會議、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會議,要求各地強化“四預”能力。
“早1分鐘預報預警,就能為調度爭取1分鐘時間?!笔∷麖d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時刻警惕“黑天鵝”“灰犀?!笔录?,不管今年氣象年景如何,防汛工作寧可“十防九空”,不能失防萬一。
眼下,全省650多個防汛行政責任人、重要水利工程“三類責任人”已公示到位,各級山洪災害防御責任人已全部更新,并分級分類修訂主要江河湖庫防御洪水方案、重要水工程調度運用方案和應急搶險預案。
截至目前,我省已完成5800余處水文監測站、1.3萬處山洪預警和水庫監測設施維護保養,此外,還加快實施智慧江漢平臺、小型水庫安全監測能力提升工程等,為精準預報預警、有效防災避險夯實基礎。
復堤復口,不讓工程“帶病”入汛
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過程中,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全省水利部門緊盯水庫溢洪道、堤防險工險段及穿堤建筑物等關鍵部位,全面查險排險,及時消除隱患。
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眼下,位于荊州江陵長江大堤上的觀音寺閘除險加固工程進入沖刺階段,經過60多年運行,主體建筑出現安全隱患,去年10月開挖進行除險加固。施工現場負責人介紹,五一前將荊江大堤恢復至原有高程。
決不讓工程“帶病”入汛!記者從省水利廳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83處水毀工程設施已全部修復,29處堤防大壩明口工程基本復堤復壩。
“開口子”工程復堤復壩,重要水利工程建設抓緊推進。
4月18日,省洪工局組織召開套口進洪閘、補元退洪閘提前投入使用及運行管理移交會。兩個工程是洪湖東分塊蓄洪工程重要建設項目,其中,套口進洪閘設計流量8000立方米每秒,被譽為“長江干堤第一閘”。兩個項目汛前提前投用,為四湖流域再添防汛利器。
截至目前,我省完善了水旱災害防御專家庫和應急搶險專業隊,此外,省級倉庫已儲備27.1萬件防汛搶險物料設備。
排兵布陣,統籌抓好防汛和抗旱
據預測,今年主汛期,湖北總體高溫少雨,區域性干旱和階段性暴雨洪澇發生風險較大,省水利廳要求各地統籌好防汛和抗旱工作。
“正滾動研判蓄水保供形勢,加強水源管理?!笔≌暮庸こ坦芾砭窒嚓P負責人介紹,4月19日,漳河水庫渠首閘開閘放水,首輪灌溉計劃輸水600萬立方米。
去年,漳河水庫流域及灌區遭遇嚴重氣象干旱,灌溉由常態的一年二灌增至一年三灌,今年旱情持續發展,灌區中小水庫及塘堰蓄水較去年同期偏少六成。今年以來,漳河工程管理局堅持按田配水,計劃用水,并探索從渠首到支渠口全過程精細化管理,全力蓄水保水。
在赤壁市,源源不斷的清水正順著渠道,從陸水水庫一路流向45公里之外的張家壩水庫。
“計劃共補充100萬立方米水源?!背啾谑兴秃淳窒嚓P負責人介紹,張家壩水庫保障兩個鄉鎮5萬人的飲水安全,今年以來一直無有效降雨,未雨綢繆儲備水源。
搶抓4月份以來的兩輪強降雨過程,我省水利工程抓緊蓄水保水,全省水庫總蓄水量105.69億立方米,塘堰總蓄水量15.72億立方米,分別較多年同期偏少11%和7%。(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艾紅霞 通訊員 韓文鋒 曾超群 實習生 彭獻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