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項彥喆)非物質文化遺產凝結和傳遞著一個民族和地域的歷史記憶,既是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資源,也是賡續傳統文化的無價瑰寶。在第23個世界知識產權日活動周,“知識產權法治保障助推非遺創新發展”主題論壇在江岸區多牛世界時尚創意產業園舉行。
近年來,武漢市江岸區全面推進非遺保護工作,共擁有非遺代表性項目30項,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5名,傳承人群逾百人。
分享環節中,來自江岸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法官楊敬文法官,結合實際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非遺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法律規定以及司法實踐中的問題與解決方法。武漢市江天公證處公證員范玉林從公證的角度介紹了如何通過知識產權公證,有效地保護非遺知識產權,推進非遺的創新和發展。最后,中禮和律師事務所的張玲律師結合職業實踐,深入剖析了知識產權法律保護在非遺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和意義。
現場還設置了非遺企業(傳承人)展示區,武漢烙畫技藝傳承人蔣諶華、武漢木雕技藝傳承人張晶、武漢皮塑皮雕技藝傳承人吳娟娟帶來了他們的代表作,向大家展示非遺的獨特魅力。
江岸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論壇是一次以知識產權法治保障為中心,推動非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探討。下一步,江岸區將深入推進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培育非遺知識產權,形成開放創新生態,共促非遺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