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陽邏二水廠凈水廠工程,已完成各項供水前的施工內容,工程質量合格,具備了運行的基本條件。”4月27日,在陽邏二水廠凈水廠工程預驗收會上,由設計、勘察、監理、使用單位組成的專家組在聽取工程參建單位匯報、檢查項目現場后,一致通過了該項目的預驗收。
“新水廠的出廠水濁度控制在0.2NTU以下,遠優于國家1.0NTU的標準,大大提升了區域供水質量,擴大了優質自來水的供水范圍,新洲陽邏、雙柳地區能用上更優質的自來水。”據項目負責人邱承新介紹,陽邏二水廠位于新洲區雙柳街,項目占地面積150畝,設計規模為10萬立方米/天,目前一期供水規模為5萬立方米/天。該廠集成了武漢全市水廠較高水平的產水工藝,突出表現為出水品質更高、生產能耗更低、施工技術更新、智能化程度更高。水廠建成后同原陽邏水廠一起,實行大水源、大管網供水,為新洲地區送上安全、優質的飲用水。
注重降低水廠生產過程中的能耗和強化智慧管控,是陽邏二水廠的最大特點。“區別于傳統水廠,陽邏二水廠工程著力打造新型智慧水務智能化管理系統。”在談到該工程智慧水廠平臺建設時,邱承新如數家珍。智慧水廠平臺功能應用包含了生產監控與數據管理、水廠智慧大腦、運維管控、工藝智慧化管理系統、配電智能化管理系統以及水廠智慧圖書館六個主要模塊,通過各功能模塊的綜合應用,全方位完善水廠生產自動化,盡可能減少現場人工干預的需求,在智慧生產管理系統的協調下,高效低耗、保質保量完成制水任務,實現產水過程無人值守、自動運行,減少了傳統人工操作、巡視,極大節省了人力。
據武漢市水務集團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按照武漢市推進供水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武漢市水務集團進一步落實供水主體整合,加快新城區供水設施建設。目前武漢市水務集團擁有水廠12座,大型供水轉壓站24座,供水能力490萬立方米/日,占武漢全市總供水規模的74%,供水范圍由主城區向青山、蔡甸、新洲、經開、黃陂等區域不斷延伸,實現中心城區與新城區管網互聯互通、跨區域統籌供水。陽邏二水廠的建成,是繼蔡甸新水廠建成投產、武漢全市供水信息統一監管平臺建成、供水熱線96510升級為武漢全市統一供水熱線后,武漢市供水高質量發展又邁出的堅實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