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湖北省自然資源廳獲悉,全省因地制宜開展不動產“帶押過戶”工作,已累計辦理成功超600件業務。
目前,湖北多個地區已開展不動產“帶押過戶”,在實踐探索中,結合本地實際主要采用新舊抵押權組合、新舊抵押權分段、抵押權變更3種“帶押過戶”模式。
據悉,“帶押過戶”模式推行后,大大節省了不動產的交易時間,降低交易難度和交易成本,切實方便了企業群眾辦事。
【資料圖】
“三合一”辦理,最快1小時辦結
“帶押過戶”是指在申請辦理已抵押不動產轉移登記時,無需提前歸還舊貸款、注銷抵押登記,即可完成過戶、再次抵押和發放新貸款等手續,實現不動產登記和抵押貸款的有效銜接。
在以往二手房交易過程中,若交易房屋存在尚未還清的貸款,需要先將貸款結清并解除抵押后方可交易,買賣雙方需要先行籌措資金償還貸款,再進行舊抵押注銷登記、存量房過戶登記、新的抵押登記等系列流程。整個過程周期長、交易成本高、風險防范難度大。
通過借新貸、還舊貸無縫銜接,實現“帶押過戶”。目前,武漢、宜昌、鄂州、荊州、黃岡、隨州、咸寧等地主要采用新舊抵押權組合模式,在賣方貸款未結清的情況下,經過買賣雙方和銀行協商一致,將相關申請資料準備齊全之后,不動產登記窗口一次性為賣方、買方與銀行“三合一”辦理完成二手房轉移登記、新抵押權首次登記與舊抵押權注銷登記,做到只跑登記窗口一次,最快1小時可辦結,即可做到買方現場領取不動產權證書,銀行同時領取不動產登記證明。
據悉,該模式不僅實現了辦理流程上精簡和優化,還縮短交易周期,降低資金成本,一定程度上減少買賣雙方資金和時間隱患。
可線上辦理原抵押權注銷登記
通過借新貸、過戶后還舊貸,實現“帶押過戶”。目前,在武漢市青山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等地采用新舊抵押權分段模式,在買賣雙方為同銀行不同支行貸款的情況下,買賣雙方經與銀行協商一致,將存量房買賣合同、銀行出具的同意抵押物轉讓的說明等相關申請資料準備齊全之后,不動產登記窗口一次性為買賣雙方及銀行辦理存量房轉移登記和新設抵押權首次登記,系統自動關聯買方信息生成新的抵押信息,現場就能領取新不動產登記證書和新抵押權的不動產登記證明。
據悉,銀行之間完成資金流轉后,賣方銀行僅需通過湖北省政務服務網、鄂匯辦APP、微信公眾號等網辦平臺,即可線上辦理原抵押權注銷登記。
通過抵押權變更實現“帶押過戶”
第三種模式是通過抵押權變更實現“帶押過戶”。即:買賣雙方和涉及的貸款方達成一致,約定抵押權變更等內容,不動產登記機構合并辦理轉移登記、抵押權轉移登記以及變更登記。
據湖北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黃岡市浠水縣為丈夫婚前購買帶有住房公積金貸款的不動產辦理“帶押過戶”,轉移至夫妻二人名下。
窗口根據住房公積金中心出具的“房產抵押人變更確認書”及“房產抵押人變更確認函”等相關材料,為申請人辦理已抵押二手房的轉移登記,將原本登記在丈夫一人名下的不動產轉移變更至夫妻二人名下,同時辦理完成抵押權變更登記,全程不到30分鐘,就領取到了新的不動產權證書。
據統計,湖北已有超過半數的不動產登記中心開展“帶押過戶”工作,通過改造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進行流程再造,全面推動“帶押過戶”登記業務常態化辦理。
下一步,全省將繼續加深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有序推進不動產“帶押過戶”及金融機構融合工作,繼續向銀行金融機構延伸登記服務端口,推動預告登記、轉移登記、抵押登記等業務合并辦理。同時,全面推行網上辦理,推進電子不動產登記證明的應用,實現“帶押過戶”網上辦、高效辦;積極探索預告登記轉本登記、抵押注銷登記輔助自動辦理等,不斷提升不動產登記便利化服務水平,為辦事企業、群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省時省心的不動產登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