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馬慶民
關于我兒時的記憶,離不開泥土。剛記事時,每每當父母在地里干活,我就坐在地頭,擺弄著形狀各異的土坷垃,或者用土堆出城堡;再大一點時,便會自己動手用紅土和成泥,做成各種各樣的玩具,曬干了,樂此不疲地玩上很長時間。
印象最深的就是,每當春耕時,大人們就開始套上牛、毛驢,拉上犁耙,到地里耕地。沉睡了一個冬天的大地,被犁耙翻了出來,散發出好聞的泥土的味道,很是清新。泥土的氣息在陽光的照耀下變得溫和而嫵媚,那是上蒼的恩賜。我常常在松松軟軟的泥土上奔跑、翻跟頭……
那時,村子里的路及家家戶戶的院子,都是泥土踩結實的地面。下雨的時候,路會特別泥濘,一出門,鞋子就踩一腳泥巴,往往進門前需要在門框上刮一刮。倘若不小心摔上一跤,那就必然跟泥巴來一次親密接觸了,不過松軟的泥土不會讓你受到多大的傷害,起身拍打拍打,一笑了之。大家也從來不會嫌棄它的臟,相反,它是生活中如此熟悉、親密的存在。
如今,再回到老家,大多數人家的院子里,已經不見了泥土的蹤影,全部用水泥蓋了起來,也不見了野花,小草、還有下雨時的泥濘。走在那些水泥路面上,我感覺腳底特別的硬,沒有踩在泥土上的那種軟軟的感覺,突然就覺得故鄉變得遙遠而陌生了。
泥土,是對故鄉的一種美好的回憶,沒有了泥土,也就沒有了家鄉的那種親切感。
現在的城市,繁華到除了小區的綠化帶,很難在路上看見泥土。那些泥土,被鋼筋水泥重重地壓在地下,與天空白云不再遙遙相望,忙忙碌碌的都市人,也似乎忽略了它們的存在,更忘記了它們也有著迷人的芬芳。
泥土的芬芳,以前我聞了很多年,早已變得習以為常,不覺得它有什么特別之處。但是現在,這場春雨激起地上的氣味,卻讓我覺得如此親切,如此感動,仿佛讓我回到了遙遠的過去,那個充滿泥土的故鄉,無時無刻總能嗅到泥土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