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杭歡 曾祥龍)端午節前后吃皮蛋、咸蛋是很多地方的傳統習俗。在漢川市回龍鎮綠野禽蛋有限公司,一枚枚不起眼的鮮鴨蛋,經過加工實現身價倍增,孵化出年產值超億元的大生意。
走進漢川市綠野禽蛋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師傅正忙著在蛋品裂縫分揀機前忙碌著,車間內的三條生產線,每小時可分揀鮮鴨蛋6萬枚。
漢川市綠野禽蛋有限公司董事長湯志文:“它代替了原有的純手工的工藝,把從農戶那里收回來的鮮鴨蛋,首先就是把破損的挑出來分類,然后再把大小分成七個級。”
(相關資料圖)
通過分揀,大小各異的鴨蛋被加工成刻度不一的產品,以適應不同的市場需求。
漢川市綠野禽蛋有限公司董事長湯志文:“比如說,南方市場就要稍微偏小一點的,北方市場是論斤稱的,就要稍微大一點的蛋。”
下午兩點,公司倉庫前,十里八鄉的蛋鴨養殖戶匯聚于此,將上午撿拾的鴨蛋賣給綠野公司。
回龍鎮魯臺村蛋鴨養殖戶李友仿:“今年養了四千六七百只,現在行情還可以,照這個行情,今年一只鴨子到年底可以賺四十到五十塊錢。”
好蛋才能生產出好的蛋制品。這些年,湯志文聯合附近的養鴨能人,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與周邊鄉鎮近三千養殖戶簽訂合作協議,統一進行技術指導,并以市場價回收鴨蛋,負責加工銷售。
漢川市綠野禽蛋有限公司董事長湯志文:“我們廠區現在收購量一年是一億五千萬枚左右鮮鴨蛋,產出的松花皮蛋和咸鴨蛋達到一億兩千萬枚。”
湯志文介紹,隨著環保和食品安全的逐步完善,為了讓蛋鴨從養殖到加工過程更加科學規范,公司計劃打造一座標準化養殖小區。
漢川市綠野禽蛋有限公司董事長湯志文:“我們預計是在今年,準備流轉600畝地,建一個無疫區的凈化養殖小區,規模要達到20萬只,形成一個規范化、規模化的現代化養殖小區。”
眼下,公司也迎來一年中的產銷旺季。通過拓展商超、農批市場,綠野公司“綠野湖”“九頭鳥”等品牌的禽蛋產品受到省內外市場的青睞。
漢川市綠野禽蛋有限公司董事長湯志文:“2022年產值達到了1.16億,今年的目標,最低不能低于1.2億。”
(編輯:陳思 制作:李盛蘭 審核:余娟 姚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