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4個月時間,從貸款5000元利滾利,到欠款550萬元。女子深陷“裸貸”風波,不堪重負要自殺……今年4月,家住浙江紹興越城區的張先生,撥打了110報警電話,稱自己26歲的女兒因抑郁癥離家出走,隨時有自殺的可能。經過調查,警方鎖定了3名嫌疑人,并采取了強制措施。(據5月9日海峽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相關視頻新聞報道
自從2018年國家銀保監會、公安部等四部委出重拳整頓“裸貸”“校園貸”“暴力催收”等民間借貸問題之后,已經很少聽到有年輕人因“裸貸”而陷入困境的案例了,所以這一案件引發了網友的極大關注和熱議。
大家關注的焦點主要有兩個:其一,5000元貸款實在算不上很高,4個月竟然能滾到550萬元,這個利息簡直是高到令人發指,犯罪分子可以說是完全無視國家法律,利欲熏心,敲骨吸髓;其二,受害女子已經26歲,也不是年少無知、涉世未深的年紀,為什么會眼睜睜地跳入這么可怕的陷阱,讓自己陷入如此陰險的套路?
原來,該女子一開始借錢,就是因為沉迷于網絡賭博,卻又無力償還賭債,所以輕信了網絡上“利率低、無抵押、放款快”的小廣告,走進了無良放貸者的圈套。當她將靈魂交給惡魔之后,就很難再掙脫魔掌,借貸還賭資,又通過借貸再還貸款,本就非法的債務,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直至迷失自我,用自己的裸照去換一時喘息的機會,結果卻邁入更危險的深淵。
相關新聞視頻報道截圖
很多網友都覺得,受害女子實在是太傻了,缺乏基本的常識和自律能力。“裸貸”的非法性和危害性,過去幾年已經被反復地廣而告之,為什么還會上當,為什么一步錯,步步錯,將自己逼入絕境,讓親者痛,仇者快?甚至有人覺得,她純屬自作孽,不值得同情,值得同情的是她的父母。
這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受害者有罪論”。涉事女子的行為,的確是放縱了不良欲望,透支了自己的人生,給自身和家庭帶來無數的風險和麻煩,肯定是有錯的。但也要看到,類似于網絡賭博,違法貸款等網絡黑產犯罪,最大的武器就是利用人性的弱點,諸如虛榮心強、疏忽大意、貪小便宜、法律意識淡薄等等。這種詐騙套路的欺騙性和攻擊力是不可小覷的,總有些人內心沒有那么強大,防范能力較弱,一旦被卷入非法漩渦,很難脫身。
無論是網絡賭博還是非法借貸,最可恨的當然是蓄意設下陷阱,坑害他人的犯罪分子,打擊網絡“黑產”,就要像本案中的警方一樣,迅速行動,雷霆打擊,不僅要通過網上的非法信息追根溯源,更要挖出潛藏在“黑產”背后的黑惡勢力,形成“露頭就打”的態勢,堅決遏制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違法犯罪的行為。
同時,社會公眾在對待網絡黑產犯罪時,也要更加團結,更有共識,不要每次一看到類似案例,就先覺得是受害人犯傻,須知騙術和陷阱都是不斷升級的,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不上任何當。唯有大家凝聚正氣,形成合力,提高警惕,互相提醒和幫助,讓整個社會的法律和安全意識不斷提升,才能更加有效地治理網絡黑產,讓那些藏在暗處的作惡者無處藏身。